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文史馆:二战西欧战场最亮眼的中国记者_西欧-伦敦-燕京大学-英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2  来源: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  作者:李星星  
核心提示: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V&A)博物馆中国厅正中间的地面上,以浮雕形式展现了几本英文书,这些书的作者就是1939-1946年间旅居英国的萧乾。创英文周刊《中国简报》翻译大量中文作品萧乾(1910-;1999),原名萧秉乾,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一个汉化的蒙古贫民家庭。萧乾的四堂兄和四堂嫂是基督教徒,萧乾从小就跟随他们学习TheBible和西餐礼仪。1917年,萧乾被送到教会学校崇实小学,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一直


原题:文史馆:二战西欧战场最亮眼的中国记者萧乾
核心词:中国,萧乾,伦敦,英国,英文,燕京大学,西欧,介绍


  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V&A)博物馆中国厅正中间的地面上,以浮雕形式展现了几本英文书,这些书的作者就是1939-1946年间旅居英国的萧乾。

创英文周刊《中国简报》 翻译大量中文作品

  萧乾(1910-;1999),原名萧秉乾,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一个汉化的蒙古贫民家庭。萧乾的四堂兄和四堂嫂是基督教徒,萧乾从小就跟随他们学习The Bible和西餐礼仪。1917年,萧乾被送到教会学校崇实小学,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一直念到中学。在这里,他接受了西式教育,为此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26年,萧乾考入北新书局当学徒。他经常往返于邮局和印刷厂之间,还为鲁迅、冰心等作家送稿费。他借被派到北大图书馆去抄集资料、校对稿件的机会,阅读了大量中外现代文学作品,如《少年维特之烦恼》等。1929年,萧乾进入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在杨振声、沈从文等人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1930年,萧乾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仍靠半工半读维持大学生活,平时为外籍教授修剪草坪、照顾小孩,还教旅华外国人学汉语,与西方人进行频繁接触。1931年6月1日,他协助美国青年威廉·安澜创办了一份文摘性质的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前后共出八期。


1934年萧乾在燕京大学6号楼宿舍前的留影

  现存的《中国简报》第一至八期中,刊载有萧乾等人翻译并评介的时人作品,如鲁迅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野草》,郭沫若的《落叶》,茅盾的《野蔷薇》《从牯岭到东京》,郁达夫的《日记九种》《创作之回顾》,沈从文的《阿丽丝中国游记》,徐志摩的《自剖》、诗《灰色的人生》,闻一多的诗《洗衣歌》、章衣萍的《你走后》等等。此外,该刊还发表了如《二月二龙抬头》一类民间文艺作品的英译。1932年,萧乾将田汉《湖上的悲剧》、郭沫若《王昭君》、熊佛西的《艺术家》等优秀话剧作品翻译成英文,连同自己对苏雪林《棘新》的英文述评,一起发表于当时天主教文化界发行的英文月刊《辅仁杂志》(FujenMagazine 1932)上。


左起萧乾、曹禺、沈从文、靳以(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

  1933年秋,萧乾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在这一年4月,萧乾和杨刚等一起协助编译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共收录了14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17篇小说。这是第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英译选集,初译基本都由萧乾完成。《活的中国》的英文版在1936年由伦敦乔治·G·哈拉普有限公司出版。

  1935年4月,杨振声将萧乾介绍到《大公报》工作,该报的总经理是曾因赴法国采访巴黎和会而名噪一时的记者胡霖,他对此后萧乾赴英采访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放弃剑桥学位 成二战西欧战场中国记者之一

  1939年10 月, 萧乾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前往任教。同时,他继续为《大公报》撰写新闻通讯。在英期间,他与援华会、公谊会、国际笔会伦敦分会和伦敦笔会中心等各种社团往来频繁,先后就中国现代文学、国内抗战以及中国现代化等问题发表了多次演讲。

  1940年,伦敦遭到德军轰炸,伦敦街头的房屋、店铺都被炸毁,市民不得不夜夜睡在地下铁道硬邦邦的站台上。然而,萧乾看到的是800万伦敦人在死亡面前的镇定,守秩序,而且依然保持着幽默感,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在《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中,萧乾用日记、通讯以及散文特写的形式,向国内读者报道了英国人民面临民族危难时坚强、乐观和幽默的精神面貌。

  1941年,萧乾在东方学院任教期间曾开办过一个短期的训练班,为支援中国抗战的英国公谊会青年补习中文,介绍有关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陆续出版了五本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即《千弦琴》《苦难时代的烛刻》《中国而非华夏》《蚕》《龙须与蓝图》,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与抗日战争,以及英国小说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942年夏天,在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的帮助下,萧乾获得了英国文化委员会颁发的政府奖学金。是年,他辞去了东方学院的教职,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英文系读研究生,主修文学。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年的年度总结报告,还特别提到萧乾的辞职:“他对中国学科的贡献,对中英文化关系的发展做出的努力,其实并不亚于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成就。他的这些努力和成绩,会使我们久久难以忘记他。”

  1944年6月,萧乾放弃剑桥学位,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奔忙于西欧战场上少数中国战地记者之一。在战火弥漫的欧洲战场,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战火纷飞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占领区,进入柏林。他在《大公报》上开辟“话说当今英格兰”的专栏,向国内同胞介绍英国战时生活的各个领域,前5篇分别介绍了伦敦轰炸的情况、二次大战中的科学技术发展、战争中的英国妇女的处境、战时英国教会以及英国家畜的状态。

  1945年3月到10月,他先后报道了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以及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此期间,他写出了《西欧堡垒观察哨》、《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

笔耕不辍 架设东西文化桥梁

  1946年6月,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萧乾回到中国,在上海《大公报》任职,并兼任复旦大学教授。但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恐怖统治让他失望。他在1946年的《红毛长谈》一书中,假托“塔塔木林”,虚拟一位洋人对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感受,以超脱、冷峻的笔触揭露社会的黑暗,表现出对时局的焦虑、愤慨。

  1948年8月,他在香港加入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大公报》起义筹备工作,并一起编辑中共地下组织的对外宣传刊物英文版的《中国文摘》,与左翼文化界同仁一起,致力于建设一种属于新中国的文化。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萧乾担任了《人民中国》的副主编,他以一位文学家特有的感召力和一位资深记者的洞察力写了大量的英文报道,向国际社会宣传新中国建立后的新气象。1951年初,萧乾参加了湖南省岳阳县筻口乡异常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并写出了英文长篇通讯《土地回老家》,曾载于英文版《人民中国》第3卷第8期至第4卷第3期。

  1952年,萧乾翻译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并在英文版《人民中国》上连载。在这之后,他将一些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莎士比亚故事集》《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好兵帅克》《里柯克讽刺小说选》《培尔·金特》等;与人合译《屠场》《拿破仑》《战争风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等。


1966年春节萧乾一家的合影

  1990-1994年,他与妻子文洁若完成了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享有“天书”之喻的《尤利西斯》的翻译工作。文革结束后,他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进行文化交流活动。1979年8月,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保罗·安格尔夫妇的邀请赴美,进行巡回讲学、参加文化团体座谈。萧乾晚年写出了达五十余万字的散文、回忆录,出版了十余种著作,表达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对自己七十年生涯认真的思索。

  1998年11月20日,他在北京医院病房里写了一篇《写到不能拿笔的那一天》。在病房里,在连字典都拿不动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将《夜幕降临》的初稿译完。1999年2月11日,萧乾不幸去世。

  萧乾一生笔耕不辍,致力于中英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对中国文化的译介改变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陈旧的认识,同时,他将西方文艺作品译介到中国,也启迪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实践。

责任编辑:郑思明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