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江苏人,自幼习画、少时水墨。
他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主攻版画、雕塑。
“水墨雕塑”是他少时性情与专业知性的和解与融合。
他以水墨、树脂为书写生命片段状态的媒介,以抽象的语言作为他重新解构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一种路径和工作方法。
艺术家孙华卫(左三),学术主持、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中)、ZERO零艺术中心馆长李莫唯(右一)、艺术家艾敬 展览现场合影
他是艺术家孙华卫,2020年11月1日,"观·照"2020孙华卫水墨雕塑展在ZERO零艺术中心开幕,学术主持李象群。
在孙华卫看来,是次展览主题“观·照”可分开解读,也可合在一起解读。“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向外观看,是对世界的认识;二是内观自己,是对自我的认知。“结合我的作品来看,镜子可以反照出外部世界,人们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也会看见镜中的自己。实际上,我们是通过观察外部世界来照见自己,然后再去体认这个世界,从而转化成自己内在的一些想法,然后再把这些想法表述出来,这就是我做这个系列作品的目的。”
进入展厅,置于墙面的“方境系列”、“观·自在系列”、“礼物”等等作品,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间常常逸出缥缈如烟的色域,是流动中凝固于瞬间的时空片段。
艺术家孙华卫与朋友们
正如此次学术主持、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在展览前言中所阐述的:
“水墨雕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而是艺术家在长期艺术创作中反复尝试出的一种对传统水墨的全新表达方式,他利用树脂材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使得中国传统水墨从二维平面转向了三维立体空间,为水墨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赋予水墨新的视觉形式及内涵,由此得来“水墨雕塑”这一新概念。
这一系列水墨雕塑作品源于孙华卫用墨与香两种材料进行创作,他在燃香的烟雾中找到了一种语言和呈现的方式,将流动的、极易消散的烟雾转化为具有审美意味的形体,使转瞬即逝的烟雾转化为凝固的瞬间,通过观察外部世界来照见自己,然后再去体认这个世界,即为展览主题的核心之意——外观世界,照见自己。
——李象群
方境系列1 60x60cm
方境系列4 60x60cm
方镜系列 6 60cm60cm
方镜系列2 60cm60cm
观·自在系列1 60x60cm
观·自在系列2 60x60cm
观·自在系列4 60x60cm
观·自在系列7 60x60cm
境-2 直径:120cm
境-2 直径:120cm
礼物1 145cm60cm
礼物1 145cm60cm局部
礼物3 70x70cm
艺术家胡戒在展厅解读作品
水墨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身份的重要符号与象征,也是当代中国艺术家们结合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再解读、吸收对境。以此来确认自己的坐标,面对自己的创作。不能套用西方的话语,从思维方式、语言等等,都会有所不同。这样一个独立的视觉文化系统如何用现代人的视野和视角去整理、研究,而不是失效的方法。水墨观念结合透明、半透明的综合媒介共同作用形成的“雕塑”状态,对于孙华卫而言是心相外化的呈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家孙华卫在展览现场
孙华卫曾痴迷于香道,是为香客。生命状态从焚香起烟入手,体悟向内关照的澄明之境。“水墨雕塑”基于个人生命意志的深入思考而投射于材质、语言尺度的拿捏,最终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面貌。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1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ZERO零艺术中心,孙华卫,,展览,艺术家,作品ZERO零艺术中心 孙华卫 展览 艺术家 作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