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李雪曼后,克利夫兰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后继无人?_李雪曼-何惠鉴--古画-展览-设色

编辑:李家丽 来源:雅昌
 
【编者按】全球化视野之下的今天,我们关注中国艺术,海外博物馆成为不可被忽略的重中之重。诸多海外博物馆

【编者按】全球化视野之下的今天,我们关注中国艺术,海外博物馆成为不可被忽略的重中之重。诸多海外博物馆大规模、系统化地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艺术品,也成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亮相的重要途径。近期,艺术网&艺术头条推出【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系列,试图观察在东西历史文化具有巨大差异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馆如何理解中国艺术?各大博物馆在研究与展示中国艺术时的侧重与角度有何不同?他们的研究又为中国艺术注入怎样的活力?

该系列的第三篇,我们推出的是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FHjfMMHuoRbLks9kzHok60CebxPcCwS6WxfxNsIs.jpg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就中国艺术收藏而言,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克利夫兰)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各有千秋。虽然前者在量上不及后者,但在质上却毫不逊色——张渥《九歌图》(最著名的版本)、巨然《溪山兰若图》、周文矩《宫中图》、赵光辅《番王礼佛图》,以及赵孟頫、吴镇、倪瓒、戴进、沈周等的大批杰作。

orOpbuGBX3q4BEVWNCQVkIL5I6xM0CM6HguDqPUn.jpg

赵孟頫《江村渔乐图》绢本设色,1279—1322

Rv727EuLOL7dlKxMxhIFFzGma5vBUph29pBRuNDG.jpg

戴进 箕山高隐图 138.2 x 75.2 cm

AzwcZt2iCyATHkKJWcE1SUZmTmgKqYUKNOXUl6rv.jpg

张渥《九歌图》局部

可以说,克利夫兰能在中国艺术收藏方面有如此成就,第一功臣便是李雪曼(该馆第三任,也是任期时间最长的馆长)和其得力助手何惠鉴。

李雪曼与何惠鉴:珠联璧合 中国部成为全馆核心

不同于方闻对大都会中国艺术收藏的开拓性贡献,李雪曼到克利夫兰时,该馆就已具备了一定规模的中国艺术收藏。

0MmaK9GzIbyU2L4knnhDyt7KJeOlueqtxvmCxOu4.jpg

李雪曼

克利夫兰的中国艺术收藏始于古画(古画也是馆内的强项)。1915年,美国东亚艺术品大藏家查尔斯•弗利尔向筹建中的克利夫兰博物馆捐赠了一幅中国古代绘画。到20世纪50年代初,克利夫兰的中国收藏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但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未有引以为傲的中国绘画收藏;质与量不足为道,甚至存在伪作;馆内中国部在美国博物馆界并不突出等等。

正是李雪曼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

RhicLrKM5B5KBzP99qr10a3LuCyK59hmNY266JQ5.jpg

吴镇《草亭诗意图卷》全卷

Z8RaRmT191RGQOEQ71XA2Ar1fiaouI0f0K7OETYv.jpg

7MzPjjJsBjyRLjz8rShlflu49Cctx39214zRQv0M.jpg

8qIpRXeEreTPaDcvgKeINxk08qMsaq79TwmnpU95.jpg

吴镇《草亭诗意图卷》局部

很难想象,这个本科到博士都主攻美国艺术、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人,能对中国艺术有如此浓厚的兴趣。1952年,李雪曼出任东方部主任。不过数月,他就把张大千旧藏的一幅近代山水画力作——《溪山无尽图卷》收入囊中;并在1971年买下吴镇《草亭诗意图卷》等多幅元明时期力作。此外,他与卡洛、侯时塔、杜伯秋、王己千、等私交甚厚,这几人正是克利夫兰中国藏画的主要来源。

8gPZQk0c3uNiFCJJTors97kpQ2rIdF1dULJiu1Zt.jpg

何惠鉴夫妇

但李雪曼毕竟是个西方人,他曾表示,西方人即使再努力也无法达到一位严谨的、学有所长的中国鉴赏家的水平。所以他请来一位得力助手——旅美华人艺术史家何惠鉴。何惠鉴早年就读于岭南大学,得到过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的指导,毕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艺术史,获得中国历史和亚洲艺术的双硕士学位。

李雪曼中文欠佳,何惠鉴则熟知古籍文献;李雪曼以视觉分析见长,何惠鉴则以鉴定为要。每当李雪曼看上了一幅古画,何惠鉴总能从鉴定的专业角度给予帮助。两人珠联璧合,共同缔造了克利夫兰中国艺术收藏的巨库,使其从馆藏的边缘逐渐成为全馆的重要核心。

克利夫兰的中国艺术:“散点”与“失焦”

虽然克利夫兰以中国古画藏品著称,但在近十年(2010-2020)的展览中,中国古画并不突出。甚至,2014年至今,馆内并未举办古画展。这或许与李雪曼与何惠鉴后,馆内古画研究后继无人有关,也或许与馆内近些年的关注点从馆藏向社会环境的转变有关。

抛开古画不说,从展览来看,克利夫兰对中国艺术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只是间断地举办个别中国艺术家个展)。在少有的中国艺术展览中,克利夫兰的关注点也呈现出“散点”和“失焦”的状态。

LcLoenDLMkSiZhLhfOfh7kWf1rHUqhLQxUtusANG.jpg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当前展览

下行右二为中国艺术家群展“新一代焦点:当代中国艺术家”

“散点”与“失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回顾其近十年(2010-2020)的中国艺术展览时,并没有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里特贝尔格博物馆那样,在主题和视角方面呈现出如此鲜明的个性特点。

tdNEqW4lDjZXVASQj8Wm1yS6RzbMXEwUvTa7nWVp.jpg

c1WXRurXQVh599rgHL3oDSpUbATrAnizvXVntqL2.jpg

CNIPOWS1UAcsiVJcM4t2141Q3S4RHC2yYC2cmM6E.jpg

“新一代焦点:当代中国艺术家”展品

就主题而言,克利夫兰近几年就举办过中国古代绘画、当代绘画、丝绸等展览;就视角而言,它似乎一会儿关注中国近现代绘画,一会儿又对中西方艺术相通之处感兴趣,一会儿又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甚为关切。甚至可以说,克利夫兰很少就同一主题或同一视角连续举办展览。它总是在不同的主题和问题上来回跳跃,给人一种关于中国艺术展示,馆内也在不断探索的感觉。

这一情况直到2019年才逐渐好转。

Cwr8f8Vqa0oIqTQMvPvniWroWfsdD531XcRdjWaB.jpg

zUuYlo986wZk02UgC9uTpoH3pxKcSAVovnGJNNQy.jpg

刘韡个展作品

2019年至今,克利夫兰举办了刘韡、蔡国强的个展及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展,这一点接续2016年的季云飞个展和2014年的路易斯•康纳摄影展,或可反映出馆内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背后隐藏的繁复的社会矛盾和环境问题,以及当代艺术家如何看待、描绘、表达今日的中国。

93VNAXK1QRE9vshkxNOL0OpvCEHufPcYKNVSHwSL.jpg

3OLzPAv2L3WGmO8Qw6MzCYzyv6DlIdwwxyP7xDw2.jpg

《温村的最后一天》局部 季云飞 纸本设色 37.8 x 953.2cm 2011

TPivpGx2Zf2IoofsetyxVYJQUfrZXqfeGdVbHYZB.jpg

路易斯·康纳摄影展展品

孤拱 路易斯•康纳 1998年

MNmYanFRm85CVXGatjkwnYXTTpoDhDtgCx8N9d68.jpg

在建期间的中国银行内部 路易斯·康纳 1998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介绍中,克利夫兰毫不掩饰其对中国的态度。它在中国艺术展览中,屡屡写道中国艺术在全球艺术界的崛起。其在2020年新展“新一代焦点:当代中国艺术家”中,甚至表示:“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成为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和绿色技术的全球领导者。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家获得国际认可,它在艺术界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

或许正因如此,在2016年以后的两年都没有举办任何中国艺术展览后,克利夫兰在2019年5月到2020年2月的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就引进了三个中国艺术展览。

“散点”与“失焦”的同时

尽管近十年,克利夫兰在展示中国艺术时呈现出“散点”与“失焦”的状态。但其中,依旧有一些研究角度,值得深究。在展示中国艺术时,克利夫兰历来不太受艺术门类与艺术媒介的限制。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艺术门类的并列展陈中,反而擦出了火花。

oABhQVZgc2jGLg7T2fmOa6ailtH1zbntLfXJLbUo.jpg

“中国山水画二重唱:张洪和秋麦”展品

山水,张洪 纸本设色 2014年

wCIidEXxq8ZRYRgwImG6vtVFzBJf1PW01fgt1moE.jpg

五峰 秋麦 摄影 2009年

它曾在2015年举办过“中国山水画二重唱:张洪和秋麦”。生于1954年的张洪是一位美籍华裔画家;生于1969年的秋麦则是一位常年生活在中国的美国摄影师。两人通过将自我作品与诸如米芾、黄公望等的古画结合,以摄影和绘画对话中国传统艺术,在抽象与自然节奏的韵律中达到和谐。他们的合作打破了文化和地理的限制,触及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理式。

anlQZjH3Iym9ARScyfPohGI25Jog8DZtKpuOX8TS.jpg

基于黄公望 张洪&秋麦 纸上水墨和摄影作品 2009年第2期  

9gaJtdInLJ5mpn5x55gqSxzXbJkKZ2OdMe3WrugJ.jpg

基于米芾 张洪&秋麦 纸上水墨和摄影作品 2010年

摄影这一现代艺术的创作媒介竟能与中国古画内核如此接近,与当代绘画的结合竟能呈现出如此令人神迷的境界,真可谓中国艺术的“二重唱”,令人叹为观止。克利夫兰的眼光可见一斑。

nWdpPP3YIwtslBES2BJA7mmfhAiFSrEw1gsI8cAb.jpeg

“革命时代的中国艺术:傅抱石”展品

《红日》局部 傅抱石 纸本设色 70.9×96.9cm 1964  南京博物馆藏

ME7hbc24ETf6FNUsih2m0aXe16fSQT4emZlXOUiR.jpeg

二湘图  傅抱石 纸本设色 134 x 68.5cm 1961年 南京博物馆藏

但不知为何,此后,克利夫兰便再未举办过这类展览,也很少再关注中国传统艺术内核在当代的传承现状。

Ky4Np4y06mvX6zuDnrWAMAEa0B7tnPgBSzMN2pj9.jpg

“无声诗:中国画名作展”展品

溪山无尽图 佚名  35.1 x 1,103.8厘米 1100-1150

SzGiIWLwGDDMkxh7PoS3WVFYFVPEJwtb0mKEKHwS.jpg

乾隆及帝后肖像图 绢本设色 53.8 x 1,154.5cm 

此外,克利夫兰在展示中国艺术展览时,着重于呈现艺术家作品,似乎并不想在展览角度和用语上,对观众设置太多观看障碍。近十年为数不多的古画展中,其展览名称也只是“无声诗:中国画名作展”和“革命时代的中国艺术:傅抱石”,在展览前言中,也很少使用“气韵”、“笔墨”、“禅宗”等学术用语,而以一种相对宽泛的论述,让观众自由感受。在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时,也只是简单论述其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很少从专业的角度阐明作品本身。仅从展览名称上,观众甚至无法得知这场展览的着眼点为何。如“蔡国强:库霍加河的闪电”(2019)、“刘韡:看不到的城市”(2019-2020)等。

后记:如前所言,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拥有如此众多而珍贵的中国古画藏品。尽管其关注点有向中国当代艺术转向的趋势,但将这些藏品束之高阁的做法却难孚众望。毕竟,沉睡在博物馆的古卷珍品,终将需要无数双审美的目光来唤醒。

注:专稿,非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李雪曼,何惠鉴,,古画,展览,设色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李雪曼 何惠鉴 古画 展览 设色
下一篇:从馆藏看金桥碧云美术馆的“新生”:延续典藏_见证历史_当代艺术-金桥碧云美术馆-馆藏--碧云-当代-海派||上一篇:谭长德:不忘初心四十年_为南岳立传_山水画-湖南美术馆-谭长德--自己的-写生-艺术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