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青年艺术家:张一
重要艺术活动
《张一个展——下江南》于2019年11月2日在工作室画廊成功举办。继2018年驻地项目《我的专业是做雕塑,这次我想换个生产方式》之后,这是艺术家张一归国之后的首次个展。
“下江南”对北方人来说是对传统文人生活想象的符号。苏州园林作为文人文化在审美上的集中体现,用融汇诗、书、画修养的空间感结合工匠的精工巧思,又融合自然的地理天成而营造出全方位身体感知的造境的艺术。
几年欧美游历的经验让我对中国传统文人文化的想象越发上瘾。去年夏天一回国就立马下了趟江南印证我所理想的文化根源。如饥似渴地寻根也就是对自身身份的寻找。张一在当时暑期的游客潮中见证了这样如饥似渴要“入境”的不只是我,又在一个又一个水乡和古镇中感受到他乡似故乡,旅行最后一站回到张一的济南老家发现我的故乡也已经成为“江南”的复刻了。也许快速而又单一变形的城市地貌使人抓紧对曾经的想象。
张一对“文脉”的想象和追求如同在苏州园林里移步换景,琴棋诗书画仅能看懂两三种就被它们魅惑住了。紧接着就是研读、膜拜这背后的哲学、典籍,还不由自主地开始修身养性。而张一始终不能解决进入想象幻境与身处的当下的矛盾。这种矛盾如同飞驰的想象力和粗笨身躯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雕塑者,这种矛盾也在对物体的态度中,在凝练的雕塑物和制造情境的装置之间。对这两者的模棱两可的态度经常让我无从下手制作“物体”,可我始终想找到一个中间的位置-我的位置。
某天,“文徵明手栽藤”的图片从手机相册里挖掘了出来。它正是这样一个意念的载物,既是文化的符号又是生动的自然,更重要的是它是活的。这根藤由文徵明种下而又与世人共处于当下。所以,紫藤成为这个展览的动机,连接我的思想片段以及承载雕塑物体的物理结构。
艺术家简介
张一,1984年,出生于中国山东。2008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至2015年,张毅赴美国纽约纽约工作室学校学习。从那时起,她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课程,并为各种中国艺术杂志撰写艺术展览评论。2016-18年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2018年获得雕塑硕士学位。作为一名雕塑家,她曾在中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的各种展览中展出自己的作品,包括在纽约哈德逊的约翰戴维斯画廊(John Davis Gallery)举办的三场个展。目前她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并在中央美院任教。
展览作品
《文征明手植藤》细节
右:《文征明手植藤》
《尽做泥》
《“画”字日月罐》
《下江南》
《胜霜雪》
制作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AAC,张一,aac艺术中国,,想象,艺术,艺术家AAC 张一 aac艺术中国 想象 艺术 艺术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