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研究,近日,位于海牙的莫里茨皇家美术馆(the Mauritshuis in The Hague)揭示了有关约翰·维米尔荷兰黄金时代杰作《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的新发现。这项名为“聚光灯下的女孩”的研究项目于2018年开始,使用了非侵入式成像和扫描技术,数字显微镜和油漆样品分析等新技术。针对该项目,莫里茨皇家美术馆馆长马丁·高斯林克称:“通过这次项目,我们仍然没有发现这位小姐是谁,或者她是否真的存在过,但是我们确实离她更近了。”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的合成图像
图片来源:“聚光灯下的女孩”团队
项目主要负责人Abbie Vandivere
检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曾为少女画睫毛 背景原为绿色折叠窗帘
学术界以往的研究认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少女睫毛的缺失和背景的无缝间隙表明,维米尔意图绘制的是一张理想化的面孔,而并非真实的人。但该项目研究成员用X射线荧光扫描和显微镜检查后发现,维米尔在两只眼睛上都画了细小的毛发,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睫毛的细节从画中消失了。
左:女孩右眼的3D数字显微照片
右:宏观X射线荧光图下,维米尔用棕色油漆涂了睫毛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画面原背景并不是一个纯黑色的空间,在画面的右上角曾绘有绿色的折叠织物,织物前才是少女。该折叠织物被认为是具有折叠布艺细节的窗帘。由于半透明的绿色涂料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窗帘已经消失了几个世纪。
该项目负责人Abbie Vandivere说道:“这些隐藏的细节,肉眼并不可见。原本被定义背景空间的改变,使这位神秘少女离我们更近了。”
调色板确定 画中颜料竟比黄金还珍贵
该研究首次在此画中识别并准确绘制了维米尔的调色板:红色(朱红色和用胭脂红制成的红色湖),黄色和棕色的各种阴影(地球颜料,铅锡黄色和黄色湖),蓝色(深海蓝和靛蓝),黑色(木炭和骨头黑)和白色(两种铅白)的阴影。维米尔精心选择了两种具有不同光学和处理性能的铅白色颜料,以实现微妙的透明性以及女孩皮肤中从光到阴影的无缝过渡。
维米尔用不同颜料和涂料混合物粉刷少女脸部
中:使用宏观X射线荧光扫描检测到画中含有铁色素
右:反射成像光谱显示的颜料混合物:红色主要是朱红色,绿色是黄色与朱红色混合矿石,蓝色主要是黄矿石
研究人员还能够确定油画中使用的颜料的来源:白铅来自英格兰北部峰区;群青蓝色来自现代阿富汗的青金石;胭脂红由墨西哥和南美的虫子制成。由于全球商品贸易的蓬勃发展,维米尔可能是从在他的家乡代尔夫特购买到这些遥不可及的材料的。
颜色的原材料来自世界各地:今天属于墨西哥和中美洲,英国,甚至亚洲或西印度群岛。维米尔在头巾和夹克中大量使用优质群青的效果令人瞩目。用天然宝石制成的半宝石(青金石来自现在的阿富汗),天然群青的制备既费时又费力。连Vandivere也说:“在17世纪,优质群青比黄金更有价值。”
画中的珍珠耳环竟是一种幻觉?
画家制作珍珠耳环的方式十分特别:在背景上方仅添加了几滴颜料,以营造出珠宝的错觉。“现在可以在线上仔细检查整幅画,将每个细节放大最多140倍,会发现,耳环没有轮廓,也没有钩挂在女孩的耳朵上”,Vandivere说道。
放大140倍之后的珍珠 图片来源:Hirox Europe, Jyfel
该研究在项目报告中写道:“由于缺乏将‘珍珠耳环’挂在耳朵上的钩子,因此,珍珠是一种幻觉,是由半透明且不透明的白色油漆制作而成。”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从现有情况看来,画中少女的珍珠耳环有两层光晕,但该项目研究发现,维米尔并未在珍珠上画第二层光晕。第二层光晕是掉落并重新附着在画布上的一大片油漆造成的。
维米尔的创作顺序
对画布的调查还揭示了维米尔绘制该画时的顺序:首先用大笔触的棕色、黑线涂抹背景,然后用黑色细线勾勒女孩的脸部轮廓、夹克和衣领。除了艺术家的签名之外,蓝色头巾和珍珠耳环是添加到画布中的最后元素。
蓝色头巾的3D数字显微照片,放大倍数为140倍。
研究还发现,维米尔在创作过程中曾涂改画面:耳朵的位置,头巾的顶部和脖子的后部都曾发生变化。画面上到处都是维米尔的刷子留下的细毛。
注:文中内容编译自莫里茨皇家美术馆研究项目《聚光灯下的女孩》,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该项目研究报告。
关键字: 内容标签:女孩,研究,少女,珍珠耳环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莫里茨皇家美术馆 聚光灯下的女孩女孩 研究 少女 珍珠耳环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莫里茨皇家美术馆 聚光灯下的女孩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