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乔晓光艺术创作手记九:城市之窗·进入美国公共艺术_《城市之窗》-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城市-建筑-美国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美国芝加哥奥黑尔机场中的《城市之窗》剪纸装置 (杰拉尔德·阿德尔曼提供图片 2014年)美国芝加哥

lW9u8zcuaKyPYDdzdKPbBtsgdpeTYEmRbo8vYRJO.png

美国芝加哥奥黑尔机场中的《城市之窗》剪纸装置  (杰拉尔德·阿德尔曼提供图片 2014年)

BLecX3QOFdh0Yd0b6btsvdt2vRFEt3JDGuTtkdI2.png

美国芝加哥奥黑尔机场中的《城市之窗》剪纸装置前等候的旅客 (张春勃提供图片 2014年)

2014年的初冬,经过三年完成的大型剪纸装置作品《城市之窗》终于安装在了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的玻璃窗上。奥黑尔国际机场是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主要机场,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每年有几千万的乘客经过此处来往穿梭于世界各地。

《城市之窗》这幅作品高3米,长28米,作品以5%透明度的塑胶材质喷绘剪纸,覆盖了1号航站楼B19号门对面的15个玻璃窗口。黑色喷绘的剪纸,从室内外都可以看到。

用中国剪纸的语言形式去展现北京和芝加哥两座城市里的地标性建筑,这放在如此客流量巨大的机场公共空间确实是一个非常醒目和新颖独特的事情。奥黑尔机场的艺术品并不多,而在玻璃外墙上呈现艺术品可能还是第一次。

p5YNyL41RZXPh4OeqrKIB9SHirApyL39ct2Yq7zd.png

在美国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考察(乔晓光摄影 2011年)

f2phFz38C3jRUHUur3ZFc5kTJnZbpRy2tc0Nhpxr.png

考察芝加哥城市建筑及街景(乔晓光摄影 2011年)

奥黑尔机场剪纸作品的创作并不一帆风顺,也经历了不少的波折。现在想起来那些波折也不算什么,把中国的剪纸推向美国的公共空间,这本身即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2011年的秋天,我受邀赴美国讲学时就考察了奥黑尔机场的建筑空间,这是美国开阔地计划总裁杰瑞·艾德曼帮助协调联系的,他关注并参与芝加哥谈话和历史保护项目已经许多年了。和杰瑞的缘分始于我在北京一月当代画廊剪纸展览的海报,那张印有城市生活黑白剪纸的海报感动了他,他来北京的时候,一月当代画廊的负责人简黎明女士带他来到画室。杰瑞认为剪纸可以在芝加哥做事情,会成功的。我们的缘分也由此开始。

那天奥黑尔机场的中层管理人员带领我们观看了机场的几个候机大厅和中间连接的通道,并介绍了可以使用的内墙墙面。当我们最后走到1号航站楼的香蕉弯道时,近30米长的大型钢结构落地玻璃窗立即吸引了我们,我和同去的简黎明女士几乎不约而同地兴奋起来,15扇通透明亮的落地大窗,远处的机场跑道及天空清晰可见,剪纸似乎就应当置于这明亮宽敞的玻璃窗上。从陕北乡村窑洞木窗格上的窗花,到美国国际机场钢结构玻璃墙上的剪纸装置,这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但文化的当代实践,打通了事物之间的隔阂,也激活了我们使用传统再创造的信心。

aWO3NGR6H7Zbsd0z6jlgcByEMRKd1IQ0zzbFGwot.png

在美国堪萨斯州劳伦斯市的社区与小学生剪纸互动(刘云摄影 2011年)

tCZz26bjctlPpeE4PTYkpCS3pXQ6M6tkUPkLNw5o.png

考察芝加哥“红月亮”小剧场(刘云摄影 2011年)

但事情并不像想的这么简单,机场的人很为难,她在向我们推介室内更大的墙面以悬挂剪纸,她说因为机场的特殊性,外墙玻璃是不能动的,除非航空公司的高层或美国交通部同意。结束机场考察的第二天我们去了布鲁明顿,为了让我更好地感受一下美国的大地和沿途的自然风光,简开车带我们去的。沿途辽阔的原野大地,景色似乎还是霍默笔下的自然,惠特曼的诗句依旧活在肥沃大地的野花丛中。金色的晚霞中我们到了布鲁明顿的印第安纳大学城,在路上我和简的交谈中更加认同在香蕉弯道玻璃窗的位置做剪纸。

ddg29gGRt4CZTFSUaNzVXdUEFMg1DX0r9LgyVZE9.png

芝加哥密歇根湖畔(乔晓光摄影 2011年)

从美国回来后三个月接到了简从西雅图打来的电话,她说机场同意在香蕉弯道靠近窗户的地方做剪纸的雕塑,可以有30米的长度,但玻璃窗不能动。很快我的创意方案就出来了,这个灵感是来自奥黑尔机场川流不息人群的印象。

因为玻璃窗靠近1号航站楼的出发口处,因此,我确定了以“出发”为主题的创作设想。“出发”是人类生活中最常态的行为,我们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一个新出发。但是,在这个作品创意中,我为“出发”融入了穿越时空的叙事表达,即把不同历史时空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构筑一个芝加哥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活意象的“出发”。

PAw0VUXOa6Nwq1JGXyNChyrOQAEqmPk0a8tPcIxY.png

vXizuAKoJAyf5t9vqhaORAC2uijtQOrydEppa0KE.png

iTGe4ZTXssbkLPNvNP7pZpMD9V1gQB96DQotVfov.png

为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创意的第一方案《出发》剪纸雕塑模拟图(何梁制作 2013年)

IeM3l5cdNNL0qOO6xGVAwvjZZN3P0P0arUJp0olV.png

为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创意的第一方案《出发》剪纸雕塑样稿(乔晓光摄影 2013年)

我选取了一些和芝加哥这座城市历史和现状最相关的人,也选取了几位最能代表美国精神的人,把他们排成《出发》的群像,似乎他们正从1号航站楼出发走向世界。这实际也是美国文化自觉传播输出的象征。芝加哥是美国典型的移民城市和多元文化的世界舞台,我在《出发》群像的前面安排了林肯、马丁·路德金、穿登月服的阿姆斯特朗、时任总统奥巴马、脱口秀奥普拉·温佛瑞、芝加哥市长、吹萨克斯的黑人歌手、卓别林、公牛队的迈克尔·乔丹、老牌麦片大叔、戴墨西哥大帽子的墨西哥男人、打着遮阳伞穿着裙子的中国女人、背着大背包旅行的亚洲留学生……

7kL5CNQo9QZQ8KV7kAjyvHMIYZ5f3eIzBEWAxQ6O.png

书立设计效果图(曹量制作 2013年)

QvG1jY579Bp99P4Tc1BQ9JF14duDJNJoBukyxHmn.png

《出发》剪纸创作初稿(2013年)

《出发》制作程序应当是先剪出剪纸人物,然后放大为不锈钢的镂空雕刻并喷色,在香蕉弯道30米长度内计划置放20多人,每3到5人一组,人物高度180~200厘米,略大于真人,从窗外看可调节视差,从室内看有生活真实感更有艺术虚拟性。《出发》的剪纸小样剪出来后得到了大家一致肯定和喜欢,机场的人更是喜欢,因为他们认为《出发》的观念和形象抓住了机场的本质,也突出了美国多元文化的精神。剩下来要开始放大剪纸稿,做最后造型调整,寻找厂家落实制作。但结果出人意料,《出发》方案在奥黑尔机场高层论证会上被否定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机场属于公共空间,置放艺术品要考虑到儿童的攀登,这里有潜在危险。二是美国是多党政治,公共场所出现的政治人物会涉及党派,应避免有党派倾向的嫌疑。据说这些是来自律师的意见。

6DaIA2jBC4f6Qy0B7t00YtGIbb5ChzwDrrQW1g2x.png

在画室制作《城市之窗》剪纸装置的草图(曹量摄影 2013年)

第二方案选择了北京和芝加哥两个国际大都市地标性建筑与文化遗址的展现,以此推动两个城市的文化友谊和形象关联。作品主题定为“城市之窗”。杰瑞非常支持这个主题,很快就把两大本芝加哥城市建筑的摄影集送到了北京。

2011年在芝加哥讲学时简带我专门去欣赏了芝加哥建筑,看了世纪广场的公共艺术。芝加哥是座浴火重生的城市,新老建筑古今合璧,尤其是密歇根湖畔的现代建筑群,许多堪称现代城市建筑的典范。芝加哥的地标性建筑选了箭牌大厦、西尔斯大厦、汉考克中心、海军码头、世纪广场的雕塑、密歇根上的帆船、老式地铁铁架桥等。

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都,是典型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北京也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是城市现代化发展最快的大都市之一。北京选择了北海白塔、圆明园、天安门广场、长城、天坛、四合院等古代遗址和传统建筑,现代建筑选择了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总部大厦、立交桥等。芝加哥与北京的建筑图像分布在15个窗口,每个城市7个半,最后连接为一幅屏风式的剪纸城市风景长卷。但如何把这些独立的地标性建筑连接起来,既符合城市景观的特性,又能在图像视觉上贴切谐调,这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

IVQ2V4HXHaEr51H6xDkowXgCKorm255hyZYa8VN6.png

《城市之窗》剪纸组图(115厘米×55厘米×15幅 2014年)

最后,根据我对两座城市的考察与文献材料查阅,结合自己的艺术感受与判断,确定了芝加哥以密歇根湖为水平线贯穿建筑,这正符合芝加哥的城市景观特征。北京以长安街为地平线贯穿遗址与建筑,百里长安街也是北京城市的象征。第二方案在机场论证会上顺利通过,但机场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一是希望两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和遗址要有清晰辨识度,而且提出了有关辨识的数据,他们认为进入机场的旅客通常停下观看的时间不会超过五秒,也就是说我剪纸的地标性建筑与遗址的形象要让旅客在经过时,五秒内能辨识。其实,就是希望看一眼即可认出来。

这种客观建筑具象辨识的要求会大大限制剪纸造型的发挥,与国外几次合作还没有遇上这么苛刻的要求。第二是不允许作品全部密集纹饰,画面二分之一处以上要留有空白空间,保证玻璃墙视觉上的通透性,这是因为玻璃墙外墙性质的独特要求。第三,由于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严格要求,不允许在玻璃窗及钢架结构上进行任何附加金属材料的安装。我接受了这些限制,公共艺术的创意只能在许多不可变的非艺术因素限制中开始,这或许正是艺术发展的一种机遇吧。

JazCwSa0UOrnZwj9xvim9eW0bRHoBvKHKhpSqkyj.png

《城市之窗》剪纸组图之一、二(115厘米×55厘米×2幅 2014年)

uQ54VWUAWIRbw6eKoRMspMogtwIH6NCzs9jq0Muo.png

《城市之窗》剪纸组图之三、四(115厘米×55厘米×2幅 2014年)

4CYdH5w1v0UDGCz9H9iy5c1YMsvgGaPtJEv6nPRQ.png

《城市之窗》剪纸组图之五、六(115厘米×55厘米×2幅 2014年)

接下来草图创作阶段是复杂和全新的问题实践,在保持剪纸语言镂空与连接两个基本特点前提下,也保持了建筑对线条尽可能的运用,以突出北方剪纸的简约与浑厚的感觉。表现建筑离不开透视法,但创作过程艺术的表现突破了透视法,我用了反透视法去表现剪纸的建筑图像,如中央电视台总部建筑,上半部为仰视,下半部为俯视。鸟巢和四合院,上半部是地平线上的仰视,下半部又是独立的焦点透视,反透视的图像表达使建筑景观的复合表现做到更全面的可读可视。

4u4BCqlMtNFkKUBvtB146tHSsmo3ZAhgyuIlJkof.png

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城市之窗》剪纸装置前行走匆匆的旅客们(300厘米×2800厘米 2014年 简黎明提供图片)

2014年11月5日,芝加哥航空局(CDA)为奥黑尔国际机场收藏陈列的《城市之窗》的剪纸装置作品剪彩。2015年2月19日,在芝加哥著名的菲尔特博物馆展出了《城市之窗》剪纸原作作品。

芝加哥的2月19日是中国的大年初一,当天晚上5点半展览举行了隆重的开幕活动。我因为要去挪威参加《纸的对话》展览,没能去芝加哥参加开幕活动,听说那天是芝加哥有史以来最冷的一天,学校停了课,但还是来了很多人,热闹得如同过年一般。

(注:文章原载自乔晓光著作《空花——用中国剪纸讲世界的故事》)


关键字: 内容标签:城市,建筑,美国,剪纸装置 《城市之窗》 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城市 建筑 美国 剪纸装置 《城市之窗》 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下一篇:王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还是为未来给不了你们这些而感到羞愧!_新生-王犁--大学-面对-优秀||上一篇:陈履生:《祖孙四代》新读_中国画-刘文西-红色经典--创作-时代-新中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