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智能化时代艺术管理开展的可能性_-教授-浙江大学-信息化

编辑:邹萍 来源:美术报  
 
  本场分论坛聚焦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如何保证艺术管理的“人性化”、“艺术本体”的不可取代,同时又

  本场分论坛聚焦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如何保证艺术管理的“人性化”、“艺术本体”的不可取代,同时又能在具体管理实践中更好地利用智能化解决当下各类数据分析及服务,拓展跨学科交融所展现的文化新景观。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教授担任本场分论坛学术主持。  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杭州智云实验室张紫徽总工程师通过互联网技术亲身经历信息化的三个阶段,提出需要用生态的方式打造信息化的观点。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对外合作总监云霞老师认为“文化和信息化有一个共同的属性,一旦一份拷贝就将会有无数份拷贝,比如一个文物,从它的实体中抽象出来,就可以有很大的传播空间,实现文物数字化保护从实体走向数字化,需要建立完备的资源库、知识库。”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张旭教授对智能化时代的诸多现象进行了理论梳理与总结,并认为“文化+科技”是智能时代业态的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真正加入到文化产业,必将带来产业的升级,“智能+”不单是技术的融入,更是一场深刻的认知和思考方式的革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戴伟辉教授分析了物联网、泛在通讯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经济、科技环境中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提出了现代学科发展的生态链结构及艺术管理研究的多学科群智演进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梁学彬教授和在场师生分享了在互联网平台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交媒体做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以改变展览传统的传播方式,尤其强调利用年轻观众的生活方式去关注观展的新视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林一教授提出艺术管理教育一级学科建设的目标,并在面向未来的艺术管理中谈到,从艺术管理学科的两个视角来进行讲述:智能和学术。她认为“艺术在媒介方面需要用各种方式传播,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对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同时要求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更多的需求。”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教授,浙江大学,信息化,教授 浙江大学 信息化
下一篇:盛葳:工业题材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_-未来主义-变化-生产||上一篇:东方之韵——第五届“言子杯”国际学生书法大赛_-大赛-秘书长-书法家协会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