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评《咬文嚼字》:它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青年报
 
 继咬嚼央视春晚、咬嚼百家讲坛、咬嚼网络语文后,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今年又将目标锁定在了茅盾文学奖作品,并已经从中啄出若干错误和瑕疵。18年来,这本仅有6位编辑的杂志多次以批评的姿态“逆袭”文坛热点并屡获成功,原因在于“它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依靠背后20万铁杆“粉丝”的集体智慧。 
    《咬文嚼字》的操作过程大体如下,杂志社提前若干时间公布选题,然后通过电话、信件和邮件接受读者反馈,信息经过编辑部6位成员进行核实、整理,再经专家进行审核、认定,最后才将挑错结果予以公布。杂志社的挑错队伍主要是由老教授、退休语文老师、在职教师、文秘、机关干部、出版社编辑,以及在校学生等语言文字爱好者组成。他们不仅为“咬嚼”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而且大大拓宽了“咬嚼”的眼界。以此次茅奖作品为例,据介绍,已经被咬的《尘埃落定》、《额尔古纳河右岸》、《湖光山色》、《暗算》等作品,涉及文字方面的“病情”并不严重,却各有知识方面的缺陷。
    其中有些错误不是眼尖就能发现,它们常常涉及哲学、法学、历史、宗教、社会学……其实对知识面的要求很高,挑错人得是“杂食动物”才行。嚼出麦家《暗算》中算盘数不该是101个的退休教师李景祥从小学过珠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商业学校开的课有珠算课,再后来调入金融职业学院也有珠算课。老人之所以挑错成功,凭的是长年耳濡目染。指出周大新《湖光山色》“玉米棒子外侧包裹着白色的膜状物不能叫‘胞衣’,应该叫做‘苞叶’”的读者杨昌俊为了挑错查阅了大量材料。“挑错文章篇幅很小,很多文章不过五六百字,稿费不高,还劳时费力,一直坚持挑错,更多是因为兴趣,并想为语言文字规范做些事情。”杨昌俊的解释代表了许多“挑错人”的想法。他们所做的一点点事情积累起来,往大里说,是在帮助重构中国文坛严谨、推敲的治学态度。
    相比一波一波不断涌起又迅速退却的“解密热”、“国学潮”以及“诺奖潮”,《咬文嚼字》杂志以及背后默默无闻的民间“咬嚼”力量显得更加绵长而又厚重,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对于文学的批判与敬畏。用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的话说:“我们目前正处于语言混乱时期,那些有着深厚文化功底的老文化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幸运的是在这场文化博弈中,至少有20万读者和《咬文嚼字》站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在捍卫语言文字的纯洁。”
    文/本报记者 祖薇

关键字: 内容标签:咬文嚼字,在战斗咬文嚼字 在战斗
下一篇:评论:故宫禁烟在管理上还需动真格||上一篇:当代艺术在中国遭遇尴尬?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