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既定的程序面前,万科何以肆无忌惮?“或被罚50万元”——这条新闻的标题内容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不难推想,对于财大气粗的开发商而言,一旦为保护文物停工所付出的成本大于50万元的罚款,必定不会停下轰鸣的挖掘机。
在南京,开发商破坏文物的“著名案例”,还有“张治中公馆被拆除变豪宅”。当时,开发商仅被罚25万元,公众对此愤愤不平。然而,提高罚款数额就能遏制开发商破坏文物的冲动吗?恐怕未必。
有学者指出,香港对文物破坏的罚款只有几万块,但他们将文物破坏视为一种刑事罪行,还有可能入狱一年。在牢狱惩罚面前,再有钱的开发商,恐怕也会掂量掂量。事实上,我国已有“故意损毁文物罪”。《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从现实来看,一些地方公安、司法机关在对文物犯罪的立案和定罪量刑上认识不同、标准不一,存在对文物犯罪案件立案不送、以罚代刑、重罪轻判等现象,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因而呼吁出台新的文物犯罪司法解释。
在尚未获得立法回应的当下,不妨试试专家学者们的其他建议。比如设立国家文物保护地方督察部门,提高对文物破坏的监督查处力度。再则,提高文物部门的行政地位,以实现权力纠错和制衡,减少地方职能部门对开发商或直接或间接的纵容。
文物保护,拖延不得。政府部门要有紧迫感,俯下身来倾听民意,担起责任。否则恐成“历史的罪人”,更是有损公信力。
(张隐曜)
关键字: 内容标签:拦不住,文物拦不住 文物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