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盛世修史确实是传统,即使二月河没有这样的建议,我们国家也有具体做这项工作的部门。只要是县级以上的党委、政府、政协都有类似的部门,党委有党史编写部门,政府有史志修撰部门,政协有文史整理部门。虽然他们不一定是在编撰现代《四库全书》,但都有类似的工作。更有一个事实,在二月河没有表达盛世修史意见之前,我国就有多家机构在做这项工作。有作者在评论中介绍,北师大某历史研究中心编撰的《中华大典》,就是“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被宣传为“当代永乐大典”,还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出版单位也宣称要打造“当代四库全书”。
为什么盛世修史会遭到反对呢?笔者归纳了一下,不外乎如下几点。一是在互联网时代,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编撰现代《四库全书》,没有必要,而且编好了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看。二是中国还有上亿贫困人口,远未实现国强民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仍需着力改善,此时大手笔编修《四库全书》显然有些超前。三是现在中国的盛世修文,不应该是再拘泥于编书或写书,而应激活国人的创意思维,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多元文化和文化产品。总而言之,当下社会并不是“太平盛世”,此时修史或许意在打造政绩工程,大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如果其中真有这样的意思,是必须加以警惕和清除的,绝不能把修史变成面子工程。
虽然把目前称为“盛世”还有争议,但当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而且无论什么理由,都无法抹杀盛世修史的积极意义,因为我们自身的文化资源,如哲学、历史政治、社会科学、宗教、民风民俗等文化,都亟须进行挖掘、梳理和研究。在现代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有忽视文化的倾向和行为,比如一些文化遗产被人为损坏。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也在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在哲学、政治、文学甚至在民风民俗方面都有体现。这些都亟须专门的有识之士和专家进行整理研究。即使这些研究成果没人看,谁也无法抹杀其研究的意义,因为这些研究成果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当代人不做你好意思让后人来做吗?(张魁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抹杀,盛世,意义抹杀 盛世 意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