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编笑话为考题,将考试的严肃性与笑话的娱乐性结合在一起,这多少有点“无厘头”,也难怪一些考生感觉郁闷,甚至“想掀桌子”。平日里考生们早已习惯应试教育思维,对固有的考试规律、出题套路十分熟稔,一旦有变,尤其是遇到需要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考题,由于缺乏此类训练,难免不知所措。
事实上,编个笑话远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肤浅。一者,编笑话用到的四个词“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直指当前“崇拜名校、吹捧状元”的教育功利化问题,出题者的自嘲之意跃然纸上,向考生们传达这种可贵的自嘲精神,本身就有积极意义;二者,150字的幽默故事,绝不是几句俏皮话或网络段子就能拼凑而成,考察的是考生的人文素养,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
让幽默也成为考生必备的能力,这一导向无疑值得称赞。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状元或将学生都送入名校,而是让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若是能培养出幽默乐观、善于自嘲的人,也未尝不是教育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有考生表示,“时间本来就够紧张的了,还让我编笑话,我实在编不出来”,这其实也道出了当下教育的尴尬。让一个个学得苦大仇深的孩子,去严肃的试卷上讲笑话,这本身就是一大笑果。紧张考试中,“编笑话考题”看似在调节气氛,提醒孩子们随时随地别忘幽默,但要让学生们真正放轻松,恐怕还是要想想应试背后的真问题吧。段思平(湖北 职员)
关键字: 内容标签:笑话,考题,别把,评论笑话 考题 别把 评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