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评论:“娃娃梨”触碰了伦理底线

编辑:秋痕 来源:大连晚报
 
“这是传说中的人参娃娃还是普通的梨?”昨天,一网友将在超市发现的“吉祥娃娃梨”贴到网上,引来众多围观。 


  人参果只是一种传说,但在科技的作用下,终于让神话不再神奇。“吉祥娃娃梨”的视觉冲击效果显然达到了商家的预期,这样的形式转换与概念炒作,也将广告宣传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食娃娃”除了考验自己的勇气之外,更挑战着自己的伦理底线。是惊恐莫名,是愤怒不已,是推崇备至,是乐此不疲,是不为所动,种种表情与选择,恐让人莫衷一是。


    诚然,娃娃梨只有其表,未有其实,与法律并不背离。然商业也有道德,炒作也应顾及情感。


    “娃娃梨”式的商业行为在出发点上就有猎奇取巧之嫌,为什么不弄成“小狗状”、“小猪状”,或者其他没有生命的物体样本?更何况,对于孩子的保护与爱护应当是人的一种天职,是深入内心和灵魂的本能,不为任何情况所改变,也不为任何形式所动摇,这样才能培养和塑造长久的敬畏感。假若在商业行为下,在炒作的幻象中,吃下去的可能是一个“娃娃梨”,丢失的却是一丝丝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对于弱者的呵护与关爱,及至麻木。(堂吉伟德 (四川 职员))

关键字: 内容标签:底线,伦理,触碰,娃娃,评论底线 伦理 触碰 娃娃 评论
下一篇:从“诈捐门”事件看明星慈善公信力的缺失(2)||上一篇:谈文化,不妨先谈谈教育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