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条件改善,这的确是事实,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尚需时日,这个时候我们说是盛世也为时过早。二月河先生说,现在我们粮食生产上去了,精神粮食却很匮乏,这句话总结得很到位。我们现在到处都在大谈文化,可究竟何为文化?许多人都不清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似乎很有必要弄一个现代《四库全书》这样的文化工程,以启发民智,教育世人。但仔细想想,这种大动干戈的“文化大集中”、“大跃进”似乎又无必要。
一方面,我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修史的步伐。政府里我们有拿国家俸禄的地方史办、志办;大学里我们有研究各门类文化的专家学者;社会上我们也有为数众多的史学爱好者。我们尽管没有《四库全书》那样专门的一个编撰机构,可我们每年大大小小的文化工程加起来也可以说蔚为壮观。
另一方面,即使编撰了现代《四库全书》,可又给谁看?现代社会不同于古代,古代书少,读书人也少。大家都知道《四库全书》很出名,可从古到今又有几个人能有机会看到真正的《四库全书》?更不要说读到了。我们现在有书店,有网络,有纸质书,也有电子书,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什么就读什么。多样化选择的条件下,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四库全书》了。
第三,编撰现代《四库全书》未必就能成就什么文化大家、文学巨匠。《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让一大批文化人名垂青史,我们的《新华字典》也让吕叔湘等学者名声鹊起。但在学术泡沫化、心态浮躁化的今天,又有几个人能安下心来潜心研究学问,尤其是编撰现代《四库全书》这样费劲不讨好的活计?
盛世修文,编撰现代《四库全书》,主意不错,可却说易行难。什么人编,编给谁看?这些问题不解决,还不如不编的好。(关东客)
关键字: 内容标签:编撰,易行,四库全书,评论编撰 易行 四库全书 评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