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渐长,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泯灭了我胸中多少文化的追求和向往,让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变得家长里短,除了看央视春晚之外,串亲戚,夜以继日地打麻将,来者不拒地胡吃海喝,不厌其烦地高谈阔论……纷纷拥入我并不温暖的怀中,构成我一个又一个如痴春节的全部内容。当我有所醒悟时,岁月的飞刀已磨去我大把的青春,年少时曾无比向往的春节,赫然已过成了“蠢节”。
春节变成“蠢节”,首先表现在文化的沦丧上。当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宫》、《甄嬛传》、《非诚勿扰》和《中国好声音》的热情远远高过背一首好诗、读一本好书之时,写春联、作年画、赞土地、贴门神、饮屠苏、吃年糕等传统习俗的美好已没有多少人去珍惜,儿童关心的是压岁钱,少年担心的是升学,疲惫的青年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世故的中年四处在炫耀着……很多人这样想:还是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恭维就恭维,该浪费就浪费吧,文化的传承那是别人的事情,对于个人来说,春联和年画是超市就都可以买到的,管它是不是和邻居家一般无二;新年短信是百度可以搜的,只需屈指群发,又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春节被认为是“蠢节”,还体现在它的繁忙上。7天假期实在少得可怜,对于打工者来说,他们很多人初一初二才能回到家,初三初四就开始着急返程票的问题了,毕竟初五初六的车票也不是轻易可以买得到的。而不管是春节前的归心似箭,还是春节后的一票难求,任何一个经历过“春运潮”的人都知道,七天假实在是杯水车薪。
春节应是无比温暖和美好的,春节的文化有着无边的魅力。“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悠久传统和文化追求,不仅可以陶冶我们浮躁的内心世界,更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那么,就请不要把春节变成“蠢节”吧!
张一一
关键字: 内容标签:珍惜,春节,传统习俗珍惜 春节 传统习俗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