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哥认为,三景区被亮黄牌的背后是追名逐利的“功利心”作怪。“重评选、创收,轻保护、科普”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景区的通病。没有“名号”的景点忙着捞“名号”,有“名号”的景点忙着捞钱,谁也不把保护遗产、科普宣传等应尽的义务当回事儿。涨门票、创收赚钱的事儿,各地景区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干。可要是开展公益科普活动,花钱让公众受惠,“精明”的景区都不愿自找“麻烦”。
在企业化运作的景区看来,争取“名号”,是让门票涨价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一旦有个“世界级”的金字招牌,景区立马就能“牛气”起来,对外宣传有了底气,拉拢游客有了资本,经济效益更是步步高升。
然而,e哥要说,“名号”并非一劳永逸的一纸文书,它还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点名批评后,三大景区终于“想”起了“金字招牌”的背后,还印着它们本应承担的义务,又是认错道歉,又是制定整改措施。可在e哥看来,不过是因为怕丢了“名号”,收益受影响。
亮黄牌不仅是对三大景区进行一次“示丑”,也是对国内所有景区的一次警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有个限度,不能把景观当作自家的“摇钱树”,而是应回归服务社会大众的职能,对景观的保护落到实处,对公众的科普责任更要尽到。等到被亮了“红牌”才“迷途知返”,就悔之晚矣!(刘文昭 何悦)
关键字: 内容标签:景区,引以为戒,黄牌,活该,国内景区 引以为戒 黄牌 活该 国内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