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谁让谁吃亏? 中华民族的"礼让精神"死哪去了!(1)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青年报
 
“规则固然重要,社会成员道德反思能力的提升更为关键。”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卞绍斌认为,法律和制度永远都是外在的,如果不通过反思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只一味被动服从,当遇到模棱两可、执法者缺位等特殊情形时,这些外在规范很可能就让位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所以说,当下最为紧迫的是营造一种尊重他人、懂得礼让的社会风尚。
近日,北京救护车在路上得不到避让致使伤者身亡的新闻,引发全社会关注与震惊。这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公众礼让精神的缺失,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普通人不给救护车让道,只是我们社会礼让精神缺失的一个极端表现。日常生活中,我们社会崇尚礼让的文化似乎正在消失,“谁让谁吃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信条。哪怕是马路行车、地铁让座之类的小事,人们总是习惯去抢、去争,懂得礼让的人少之又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4499人进行的一项题为“我们社会为什么缺少礼让精神”的在线调查显示,高达95.2%的受访者感叹当下社会礼让精神缺失,其中63.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缺失”。


关键字: 内容标签:去了,礼让,吃亏,中华民族,精神,谁让谁去了 礼让 吃亏 中华民族 精神 谁让谁
下一篇:圣诞节一夜花销近万 节日要消费刺激还是精神传承(3)||上一篇:以史为鉴还是以史为乐 我们的历史大片该怎么拍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