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刘元卿《贤奕编》里有一篇“黠猱媚虎”: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踪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君不见古往今来,有多少“猛虎”就是在一片奉承声中被“黠猱”所害!最近,关于说真话、听真话的问题成为一时热议。领导干部既要愿意听真话,更要善于听真话。善于听真话,就必须会识别阿言谀语。西汉时,京房向汉元帝论述治乱之道,说:“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进而解释,诚如斯言,“临乱之君,各贤其臣”,自古以来,即使如周幽王、周厉王、秦二世者,恐怕也不是明知巧佞而故意用之,在他们心中,便是赵高之流,自然也不会是小人,反而是办事得力、说话中听的贤臣。京房的这一番话,或许也可以作为对今天手握权力的官员们的一个提醒。要之,即使只是在心里,恐怕也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乃不喜真话、好受溜须拍马之人。马屁害人,但那些被马屁所害之人,十有八九倒认为此乃真情流露之言呢!所以,当面对好话时不妨静下来想一想,特别是当好话如潮时不妨想一想“黠猱媚虎”的故事,保持住人贵自知的清醒。如此,庶几可免于京房“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的喟叹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拍马屁,闲话拍马屁 闲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