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演和演员方面,北京人艺看起来人才济济,拥有实力,但是如今声名显赫的演员,多已人到中年,新的一代“小荷才露尖尖角”,如何发现、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表演素质,依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保持一个剧院的特色,关键是要出人、出戏、出效益,如何创造一个良性的艺术环境和人才培养机制,仍然是北京人艺艺术发展的重要命题。
编剧、导演、演员,本来是一部完整的戏剧艺术的共同创造者,但是目前的关系却显得略有游移,若即若离。甚至有时一出戏只剩下导演这张王牌,演员被隐没在合拢的幕布里。而在焦菊隐的导演生涯里,连跑龙套的小演员,最后都能成为大艺术家,他的“一棵菜”精神,就是要培养所有的人,在艺术的集体氛围里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而不是在导演王牌下、在明星光环里埋没艺术创造的个体。
在老一代演员身上,充分体现了“对于艺术事业无限的忠诚”,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努力,成就了北京人艺表演艺术的巅峰时期,而今的表演水准,离此高度仍有距离。某些演员将舞台艺术当成跳板,开始在电视剧中捞取资本,文化功底正在弱化,舞台上的表现每况愈下,这是北京人艺的拥趸们最为担心的问题。
北京人艺一甲子,如《论语》所言,六十而耳顺,赞美词听得多固然爽心,而逆耳忠言或可明智。北京人艺应当反思,在多大程度上在消耗着前辈艺术家积攒的家底,又在多大程度上为它增添了新的积蓄?在这座艺术的圣殿里,可曾意识到身份的特别和责任的艰巨?
也许不必质询北京人艺向何处去,因为中国有句老话,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中国只有一个北京人艺,北京人艺已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因此,凡是热爱戏剧的人们都会期待,北京人艺等再创奇迹,高树新枝,繁花无数,“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甲子,北京,随想,辉煌,人艺,传奇,院庆甲子 北京 随想 辉煌 人艺 传奇 院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