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优雅的中式语言(2)

编辑:Jina 来源:光明网
 
清风朗月——品人
品人,贵正品其心。

品魏晋名士,可洗心;品禅林高士,可明心;品吴门雅士,可静心:品仁人志士,可醒心。

庄周、支道林、弘一、陈继儒,玩味之而生慧心;颜真卿、朱熹、王阳明、俞樾,研读之而习文心;老子、慧能、齐白石,揣摩之而得平常心;孟子、李贽、文天祥,细嚼之而得赤子心;夏侯淳、柳如是、谭嗣同,赏叹之而生剑胆琴心。品陶渊明、王维、文徵明,乐寻的是几片云心闲淡;品蔡文姬、李清照、林徽因,妙享的是几缕清逸香心。

品人,犹如品己;品人,意在养心。

论绅士

说起“绅士”,人们很容易联想起英语中的“gentleman”。其实,“绅士”并非舶来词,而是自古就有。

在中国,“绅士”的原意,即“束绅之士”,特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这个词更多的是对阶层的界定,而非西方“gentleman”那样,词语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有关品性、举止、信念一类的准则圭臬。

西方绅士与“骑士精神”一脉相承,并在英国发展到了极致。一个标准的英国绅士,不仅拥有高尚的社会地位,更主要的是他们举止文雅,着装考究,对女性尊重,且对独立人格有着极高的追求。直到如今,每一个想成为真正合格绅士的外国男人们,还是会自觉遵循“骑士精神”的八种美德,即:谦恭,正直,怜悯,英勇,公正,牺牲,荣誉,灵魂。这些西方最优雅的文化因子,当年随着游学英美的徐志摩、金岳霖等辈,被带到了古老的中国,却不知有没有真正得以生根发芽。

中西方的绅士,于才情、涵养等方面,皆有相似之处,然在对待“爱情”一项则很是不同。西方骑士对爱情重在给予与尊重,中国才子虽梦想着有一场诗意的恋爱追求,却更看重婚姻中的道德伦理。

不过,在中国古代各种爱情故事里有一个绝少的例子:宋代的赵士诚,作为唐琬的第二任丈夫,他早就知道妻子与好友陆游的情事,却一直深爱她,尊重她。在沈园,他还曾主动为两人创造过单独说话的机会。唐琬逝世后,他又将妻子和韵的《钗头凤》诗交给了陆游。

论伴侣

品读邹一桂,可读无锡状元邹家的书香气质;可读他考取二甲第一名进士,官至礼部侍郎的仕途学问;可读他“万物为师,生机为运”的著作《小山画谱》;可读他鹤寿松龄的养生秘诀……然邹一桂最可品之处,还是他与才女恽兰溪那诗情画意的爱情。

天津博物馆珍藏有一本装裱考究的花卉册页,作者便是邹一桂、恽兰溪夫妇。册页共八开,恽兰溪绘梅花、牵牛花、桃花,牡丹、水仙、芙蓉、菊花等则由邹一桂绘出。画面用的是清雅异常的南田没骨法,五彩墨花,重粉点瓣,以淡色笼染,十分的清润灵逸。最妙之处还是每幅花卉图各配一首自题的五言律诗,诗名全含一个“仙”字,尤显花之清格,又寓以吉祥的“八仙”。诗画互映,珠联璧合,意味深长。

中国的优雅主人,若有了志同道合的伴侶,便往往能在生活中生发出绝美的情事来。汉代的卓文君抚琴卖酒;唐朝的李隆基为玉环谱舞曲;宋代的赵明诚一边切着瓜果,一边与妻子李清照勘校金石器物;元代的管道升画完竹子,便等着下朝回家的丈夫赵子昂补绘坡石丛花;明代的赵灵均陪着文俶在深山里画花草;清代的沈秉成与严咏华筑起耦园,载酒问字,琴瑟和鸣;近代的王世襄与袁荃猷则是一个著文一个绘图,完成了巨作《明式家具》……

优雅的中式爱情,往往有一番优雅的互动。它是荷香漫起时的一题一绘;是月近中秋时的一思一咏;是草堂幽舍中的一茶一坐;是兰香琴馆中的一弄一吟。这种爱情,比之柏拉图,既是精神的,更是生活的。它诗意、细腻、典雅又缠绵。

现代人,何曾想得到,又何曾能得到?

  摘自《中式的优雅》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式,优雅,语言中式 优雅 语言
下一篇:传承节日文化不能光靠嘴 让端午文化动起来||上一篇:渐行渐远的文人偶像崇拜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