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小到一个人,书法可使人心境平和;大到一个群体,书法可使社会和谐,因为社会群体由每一个个体所组成;再大到天下,书法也能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注重 “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为处理当今国际问题提供了中国古人的一种智慧。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应只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摆设,还要把它展示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中华文化 “走出去”是必然之势,是实施 “文化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西方主流媒体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中国功夫等层面,还难以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及里面所蕴含的温和精神,甚至有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采取的是一种含有敌意、带有攻击性的报道。为此,我们要推动“跨文化交流”。除了政府层面的文化交流之外,更主要的是指民间层面非官方形式的文化交流,因为民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西方社会决策者包括媒体接受一个客观的中国形象。
“跨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时是汉语学习的有效载体,通过书法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可向世界传播我们的语言,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使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因此,我们应超越对书法的狭隘理解,将书法纳入到国际文化交流的大视野之中,以配合中央所部署的 “走出去”战略,将以书法为载体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周斌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走出去,摆设,传统文化,中国,书法走出去 摆设 传统文化 中国 书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