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2月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通知要求“在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中广泛掀起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后,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都先后下发“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等相关通知。这对于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引导社会民众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凝聚全社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取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都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
(1)从时代背景,客观看待雷锋精神的价值意义
说心里话,笔者属于从小“学雷锋、做好事”长大的一代人,一本《雷锋的故事》曾经让我们爱不释手,令我们无不为之动容。对雷锋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敬仰之心。
艾君常想,无论你站在任何立场、站在任何信仰或者任何阶层,只要你吃透或者把握住雷锋事迹和精神的实质,都不应该对雷锋体现出的价值和精神说三道四,更不应该对雷锋的行为指手画脚,因为雷锋身上有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有一颗值得社会敬慕和尊重的奉献之心!
艾君在相关文章曾说过,任何劳模以及先进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时代价值取向、道德标尺、文明标准的具体体现,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他们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因此,从政治层面看,雷锋事迹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其一生的追求就是“为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终身”,这是他的政治信仰,也是那个时代无数青年人(包括现在40岁以上的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这种信仰和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也是那个时代性决定的进步行为和价值取向。那时,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该如何去实现并践行自己的政治信仰和远大抱负呢?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选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他的政治信仰和人生理想所决定的,也是共产党人的独有的行为准则。雷锋作为普通的战士为了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只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在社会的行为中,去做对人民有意、助人为乐的好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按他自己话所说,“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就是雷锋,也是一位普通的战士、社会公民的行为和准则。
(2)用发展眼光,辩证看待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站在过去的时代看,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行为事迹所折射出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被冠以“革命精神”。周总理曾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但是,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其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如果我们从时代发展和国际通用的价值标准和观点来分析,艾君个人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其本质内涵,就是“爱心和奉献”精神。艾君在评价“雷锋的传人-郭明义”体现出的精神时也说过,心中有爱、天地才宽。爱是人的感情的喷发,爱是人的追寻梦想的翅膀,爱是社会文明与道德的根基;“奉献”是人的行为美德,奉献是一种爱心的体现,奉献是一种为公而忘私、舍己而取义的品格,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付出的文明行为。一个人只要有了“爱心”,才能在行为上有所奉献、有所行动。所以,“爱心”永远是思想情操写照;“奉献”则是行为上折射出一种精神,这是人类新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一个人具有爱心和奉献比什么都重要。
从雷锋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就像一支蜡烛,永远在照耀着别人,燃烧着自己。从雷锋的身上、行为和传颂的故事中,让我们无处不感悟到一种“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存在,让我们无处不感受到一种道德和文明的力量存在,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懂得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内涵。
如果我们站在时代发展角度看雷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就是在把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爱、对人民的爱,在人生的行为中、历程中尽情地表达和抒发出来;他在道德与正义、公德与私欲、社会与文明中找到了人生的支点,他以自己炽热的爱心,在平凡的工作里、在时代的发展中,奉献出了自己能够想到以及能够做到的爱心,为社会、为人民、为民族、为祖国做点事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文明走出了一条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轨迹。从此意义上看,艾君个人认为,雷锋精神所体现出的时代内涵,就是“心有信仰、爱憎分明,心系社会、助人为乐,心爱祖国,无私奉献”。而这种精神的道德实质就是“爱心和奉献”。
可见,雷锋精神实际体现出一种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新文明的价值标准,是时代的先进文化、社会价值追求和道德取向的表征。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取向,引领,雷锋精神,道德,永远,社会,文明和取向 引领 雷锋精神 道德 永远 社会 文明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