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开学前班主任、辅导员培训,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人员,包括宿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政策,充分认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学习,明确搞好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主动地把教育引导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中去。
向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传达国家的宗教政策,关注宗教课程开设情况,对违反宗教政策和教学纪律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查处。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严守教育教学纪律,严禁在教学过程中传播宗教信仰或其他有害思想、理论和观点。据我所知,学校开设的与宗教有关的课程较多,相关部门必须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要求任课教师把握好政策尺度,以传播知识、传播文化为主,切不可放任自流,任其在课堂上传教布道,教唆、鼓动学生信仰宗教。
(四)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纳入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教育。
新生入校时应对学生信教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摸清学生信教情况,以增强教育引导工作地针对性和实效性。入学教育时要引入宗教政策教育,要引导新生认清当前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本质所在和严峻形势,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自觉用户和支持党的宗教工作政策,不参与任何宗教活动。平时,在各班班会、团组织生活中也要加强宗教政策教育,时时给予学生提醒。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心大学生的生活。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广泛地参与,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的作用,引导大学生读好书,好好读书,推进校园读书活动,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创作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作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去享受真善美。加强对以宗教研究为宗旨的学生社团的管理,要求社团成员的工作中心是研究宗教文化艺术,而不是传播宗教教义,不能让这些社团成为传教布道的工具。
同时,班主任、辅导员及所有高校教师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尤其是对那些遭受到重大情感创伤的学生,要重点帮扶。辅导员或相关管理人员要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注意他们的行为、动向和心理状态等,及时到位地为遇到困难的大学生解决各种难题,从心灵深处去关怀、抚慰他们,防止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和情感压力过大转而在宗教上寻求寄托,做到不给宗教侵蚀以可乘之机。
(六)加强对外籍教师、留学生和境外来访人员的管理,依法规范其在华宗教活动。
对聘任的涉外人员要进行审查,了解其文化背景和政治倾向,聘任后应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要求其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外籍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后的辅导活动应有监控措施。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初探,宗教,地下,对策研究,影响,大学生初探 宗教 地下 对策研究 影响 大学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