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方舟子的质疑似乎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受到欢迎。李开复在自传《世界因你不同》中写道,“26岁的我,在恩师的盛情邀请之下选择留校任教,成为卡内基·梅隆里最年轻的副教授”。就是这句,引起了方舟子的质疑。网友认为,即使有一定的吹牛,也并不算什么太出格。甚至就是连方舟子本人,也认为“这本来也不是特别大的一件事”。
即使这样,我也坚持认为方舟子大战李开复不是什么坏事。个人觉得,方舟子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表现在,他近年来质疑的方向渐渐从学术转向了学历,质疑的对象慢慢从官人转向了经理人,比如前次对唐骏此次对李开复。其实论造假,权力领域恐怕更为严重,但方舟子从来没有涉足于此。但即使这样,也应该支持方舟子的质疑。毕竟,方舟子的质疑没有花别人的钱,特别是没有花纳税人的钱。他愿意质疑谁,那是他自己的事,他凭的是兴趣,花的是自己的精力。
不难看到,现在造假已经成了一个社会现象。别看人人都在痛恨造假,可严格起来讲,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没吹过牛,没往自己脸上贴过金。方舟子的质疑,起码让一些公众人物从此谨言慎行,不再胡说八道。在方舟子针对唐骏的质疑后,一时间,公共人物掩饰自己的学历蔚然成风,这应该算是方舟子的功劳,可以算作是方舟子的质疑推动了社会的求真务实。而且就质疑的过程来看,双方大多还是持理性态度,并没有谁操持公共平台进行话语挤压。方舟子这次大战李开复,双方看似针锋相对,实则理性平和。真相第一,判断第二,感情第三,这件事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有争论、双方能争论,有理性、公开、平和的争论,就能够逼近真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社会理性争论的精神。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是有,坏事,争论,李开复,大战,方舟子是有 坏事 争论 李开复 大战 方舟子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