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文艺工作者身上沾染了“骄娇”二气,动不动就要争“一姐”、“一哥”的名号,时不时就拿身价高低说事儿。其实,这些名号和数字,从来不是艺术成就高低的标志,而是市场经济吸引眼球的手段。一些年轻艺人,演过一部戏就称自己是表演艺术家,唱过一首歌就把自己当歌唱家,全然不知自己在观众心中到底有几斤几两。一些人有了“骄娇”二气,却没有底气,主要靠脸蛋儿和身段儿吸引观众,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不拿台词不敢开口说话,没有假唱伴随根本不敢上台。一些艺人作为公众人物,总是容易妄自尊大,不把自己当外人,不检点自己的行为,本事不大、脾气不小,一不高兴就晚点、罢演、拒绝采访,火气大一点的,还会大骂观众和媒体记者。一些艺人稍稍有点成绩,就远离观众、远离真实的生活,就习惯了呼朋唤友、炫富摆阔,今朝有酒今朝醉,只要今天不要明天。染上这些习气,就远离了艺术的真谛,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真正的艺术饱含着创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的无比热爱。老一辈艺术家总是把艺术当生命,视人民为母亲。豫剧大师常香玉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哪里的观众需要她,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就到哪里去。她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为世人敬仰。京剧大师尚小云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诉弟子,作为一名演员,心中没有观众,离不开“骄娇”二气,一点受不了苦,是多么危险啊!
文艺工作者要戒“骄娇”二气,就时刻不要忘记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就时刻不要忘记脚下的土地,崇德尚艺,德艺双修,才不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周由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艺工作者,双修,二气长,要德艺,骄娇文艺工作者 双修 二气长 要德艺 骄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