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对于该教授的化名,一开始就进入了公众的视线。那时,事情刚有眉目,适当的化名可以理解,毕竟在这个信息鱼龙混杂时代,不小心中伤了一名声誉显赫的教授不合适。但现在情形不同,事情已经真相大白,教授找情人的事实确凿无误,并启动了处置程序,此时如果校方仍坚持隐匿这位教授的真实姓名,就有些不好理解了。
首先,这样的做法会伤害公众的知情权。校方能承认该败类教授乃北大门下,难能可贵,接下停止教师工作、解除教师职务,更是大快人心。可是,在现在“罚酒三杯”、“闪电复出”大行其道的今天,北大连该教授的名字都不肯提供,公众又何如判断学校已经对该教授作出处置了?
其次,这样的做法对于校方也非常不利。伴随着媒体曝光,不少网友开始在网上“人肉搜索”该男教授的姓名。此过程中,一些知名教授居然也被列入猜测范围。可想而知,如果北大继续不提供这位教授的真实姓名,只会让更多的教授遭受牵连。
无论是北大人自己认为,还是在别人的心中,北大都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知名学府。正是因为人们对北大的“爱之切”,所以对北大教授找情人这件事才如此敏感。北大也说了,学校绝不容忍损害北大教师整体形象的行为,将一以贯之地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不断加大师德建设力度和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并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
可连这样的败类教授都要为其死扛着,又何谈欢迎监督呢?我看还是早将这个败类“交”出来为妙!(贺成)
关键字: 内容标签:自取其辱,败类,事儿,北大,教授,小心自取其辱 败类 事儿 北大 教授 小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