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故宫宫门几许深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网
 
明代永乐年间建成的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其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见证了明清两代的盛衰,成为中国历史上保存完好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今天的故宫,怪事频出,好像已入多事之秋,让人猜不出深锁的宫门究竟有几许幽深。
故宫所藏皆国之瑰宝,价值连城,因此,故宫安保措施可谓铜墙铁壁,有“京城第一保卫处”之美誉。即使如此,却也在5月8日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盗窃案,一个27岁男子竟然不费吹灰之力窃走了多件展品,让社会公众大跌眼镜。看上去警卫森严的人防、物防和犬防,若安保人员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也不过是形同虚设。“京城第一保卫处”的金色招牌,被一起离奇的失窃案砸的稀巴烂。
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凭借机智神勇迅速破案,将社会影响降至最小。故宫为表谢意,特赠送北京市公安局一面锦旗,上写“捍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故宫误将“捍”字写成“撼”字,引来公众广泛质疑,孰料故宫态度强硬强词夺理,硬是要词意新解,说什么“撼”字无错,显得厚重,着实让公众领教了故宫的霸气和傲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故宫为错字狡辩无效而不得不勉强道歉之时,网上又传出故宫建福宫被改建成全球顶级富豪私人会所的爆料,称只要与会所签订入会协议书,成为会员,即可在福建宫享受宴请、开会、吃饭等服务。看来,有钱就是硬道理,古代帝王的尊贵荣耀,现在,也可以让肯付钱的顶级富豪们体验一下那般非同凡响的霸气与奢华。于故宫而言,故宫虽是宫,可无奈无钱难成宫啊。
树欲静而风不止。故宫总算熬过了两个月的清静,却尚未得到元气的恢复,便又曝出了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了严重的文物损坏。故宫这次承认的蛮快,没有纠正错字的强硬与顽固,不过也让人疑惑,这么贵重的文物,咋就这么不小心以至于失手损坏呢?是技术手段太过粗陋,还是太不把文物当回事?
进入8月,故宫更是风起云涌,陷入深不可测的质疑泥潭。先是曝出近年发生的4起珍贵文物人为损坏事件,故宫秘而不宣对外隐瞒;后又有故宫私自拍卖5件北宋名人书札以创收,以及内部人员勾结导游私分门票收入、东窗事发之后向知情者付10万元“封口费”以遮丑的情事。一个大名鼎鼎的文化单位,一个传承历史的国家故宫,为了钱,为了私利,却作出街头无良商贩的勾当,这岂止是文化的悲哀?岂止是精神的没落?
据报道,“故宫职工”的举报者称,故宫图书馆善本书库部分图书丢失。故宫表示,目前确有100多册图书“挂账存疑”有待详查,包括部分普通古籍,也有一般线装书和印刷品。这些古书的最后命运,尚难确定,不知道会不会像那5件北宋名人书札一样,遗憾地现身在文物拍卖市场。如果真是如此,真不知道故宫还会甩出什么样的理由来粉饰自己的学究和斯文。
故宫的门,通向历史的深处。若对历史没有敬畏,对使命没有担当,我想,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还会发生,现实对历史的铭记,将会变得更加模糊。(西窗飞雨)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故宫,宫门,几许故宫 宫门 几许
下一篇:好演员胜过大明星||上一篇:给蔡京立个“劣政碑”如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