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叶家大宅能否改造成民俗陈列馆?

编辑:Jina 来源:民俗研究
 
位于浙江嘉善东门大街的叶家大宅,也就是嘉善人俗称的“九间头”,是该县6个省级文保单位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老宅内至今还有十多户住户。为改善居住条件,一些住户将老式木窗改成了铝合金窗。然而,这违反了文保单位“修旧如旧,原样原修”的规定,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的人势必要过现代的生活,一些古建筑显然已无法满足这种现代生活,因此住户必然会对居住的古建筑“搞点小动作”。


    “我的想法是,有关方面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逐步将老宅里面的住户迁出来。除此之外,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嘉善县收藏协会副会长董纪法说。


    可改造成民俗陈列馆


    嘉善博物馆馆长朱殷治一直致力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在近几年的“两会”上,他多次提到东门历史街区及叶家大宅的保护问题。“作为文化工作者,我当然希望能把古建筑和民俗风貌保留下来,希望政府能在解决东门大街居民住房问题的前提下进行资产转换,将叶家大宅等几处文保单位的住户‘请’出去,将其改造成民俗陈列馆。”


    “江南地区,民间手工艺是非常发达的,因此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做工都很精良,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生产、生活场景,是非常值得留存的记忆。”朱殷治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在嘉善曾被广泛使用的民俗物品已很少看到,它的用途和价值如果不去解读,现在的人恐怕很难再了解清楚。


    为此,从2005年起,嘉善博物馆就开始发动群众和收藏协会会员捐赠,到目前总计已有400多件民俗物品。“民俗陈列馆可以分生活用品区、生产用具区等,一旦叶家大宅改造成功后,就可以尽可能地保留这些建筑的历史痕迹和原始风貌,为后世留下一些宝贵的历史遗产。”朱殷治说。


保护东门大街应加快


    实际上,叶家大宅的保护工作从属于整个东门历史街区的保护,只有快速推进该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叶家大宅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其价值也才能得到更好的挖掘。但在现实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东门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7月14日凌晨2点,位于嘉善东门大街、面积约有10平方米左右的过道(老房与老房之间)倒塌。尽管这只是过道,但无疑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无论是从保护历史建筑的角度,还是从改善居住环境、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上看,东门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开发工程都应及早启动。越往后,工作量和开发难度就越大,事故隐患也就越多。”


    记者了解到,从相关部门的调研情况来看,大家比较接受的方案是,对东门历史街区要采取局部保护与整体开发的方法。也就是说,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或“文化遗产”,如叶家大宅等进行系统保护和再利用,而对其他相对没有价值的纵深区块则进行整体改造。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陈列馆,民俗,大宅陈列馆 民俗 大宅
下一篇:汉字简化,得不偿失(2)||上一篇:古典诗词背后的故事:看诗鬼李贺挑战养生骗局(2)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