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最重要的是用文字说话
王:如果让你来为当代作家排序,你最喜欢的前十名作家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们?
林:中国当代作家中,我喜欢的有史铁生、贾平凹、莫言、余华、苏童等人。为作家们排序?在我的内心一名好的作家是用不着排序的。好作家之好,不仅在于文字优美、文法精湛,更重要的是其作品读后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历史感和教化功能,能让人进步。以史铁生为例,从散文《我与地坛》开始,他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爱,读了这样的文字不让人喜欢都难啊!贾平凹、莫言等作家的作品都可以用优秀来形容,这些已被公众认可,我就不一一评说了。作家最重要的是用文字说话,读了他们的作品就能感受得到。
图书畅销并不意味着就是好作家
王:“80后”作家异军突起,涌现出了一批被商业市场看好的青年作家。但我并不喜欢“80后”之说,这个观点我以前和你探讨过。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也许这其中有我自己的偏见,但我总感觉,不管什么年代出生的作家都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他的作品都是要服务于当代社会的,要洋溢着时代的主流气息,这应该是作家的使命。文学如果都变成了消遣读物,如何引导人们去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林:我觉得“70后”“80后”只是一个叫法,它们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正如你所说,不管什么年代的作家,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我们青年作家,站在当代文坛和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快,是文学的未来与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青年作家和老一辈作家相比,更要担当起社会责任。现在有许多畅销书作家,他们的书可谓畅销之极,拥有大量的“粉丝”,但书畅销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好作家,有的被媒体称为“三流作家”。这些书大多写风花雪月,也可以称为消遣读物、文学快餐,哄几滴少男少女的眼泪可以,但跟社会文明进步恐怕扯不上什么关系。当然,我这样说并没有丝毫轻视他们的意思,就我本身来说,虽然目前也没写出多少有分量的作品,但写出好的能让人进步的作品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主张和文学流派
王:尽管当下文学呈繁荣之势,但“80后”作家中真正的主流作品实在太少,大量的作品迷醉在商业价值里。文学,失去了应有的灵魂。所以,作为“70后”的我,很少去看“80后”的作品,这不但是我,也几乎是许多五六七十年代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本身的阅读选择。是我们被社会淘汰了?还是“70后”和“80后”之间出现了思想断层?
林:其实,这个也是正常的。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对下一代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这也许是时代隔阂造成的,也许是对他们的作品不屑一顾。拿我来说,现在“90后”作家又出现了,作品大有繁荣之势,不断有读者跟我说某某小作家又出书了,作品卖出了多少万册,有多少媒体跟踪报道。但我对这些一概淡然处之,到目前为止,对他们的作品我从来没读过,所以也就没有发言权。
上一代人不愿意读下一代人的作品,所处时代不同是主要的因素。比如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有八十年代人的经历,环境、阅历、情感等等都不同了,对八十年代人的所思所想也缺乏了解,即使看他们的作品也不能很好地融入进去,所以主观上也不大愿意去读。这并非“70后”读者被社会淘汰的问题,应该算是文学思想的断层吧。“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文学写作者都不必担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也就有不同的文学主张、文学流派出现。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上一代的人读不读下一代人的作品不重要,下一代人的作品自有同代人和后人去阅读、去评说,绝不会陷入寂寞的境地。
我感恩有过多年的乡村生活经历
王:读你的作品,不管是诗歌还是小说,都能读到生活的影子,可以说,你的作品大多是生活的影像,有的直抵生活的底层,反映着民众的心声和美好追求,让人读来倍感亲切。记得著名作家张平几年前曾指出,作家要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写出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林:作家关注生活是义不容辞的。记得读小学时,老师教给我们一句很经典的话——“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土壤”。离开了土壤,文学怎么能生根发芽呢?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很感恩有过多年的乡村生活经历,我能够感受到社会底层人的真实想法,用现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形容叫做“接地气”。我接了多年的“地气”,这些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参加工作后,进入城市生活,对于城市和乡村变化的感受更明显,我一直在寻找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思考如何写一部作品来展现这个结合点的故事。庆幸的是,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媒体工作。写作时事评论要求对时事动态、社会现象进行全面洞察,这不仅锻炼了我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将我更好地推向了生活的深处。做一个正直的人,认真写好笔下的每一个文字,微笑着感恩地面对生活,是我对自己的定位以及不倦的追求。
(原载《青年作家》2011年第5期)
关键字: 内容标签:更要,担当,作家,青年,社会,责任,林萧更要 担当 作家 青年 社会 责任 林萧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