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禁?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似乎都有民意基础。那么,我们如何去倾听民意权衡民意?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倾听民意的原则?抑或,在两难抉择面前,我们该顺应哪一方面的民意?对民意的尊重是否也应遵循一定的前提条件?
民意之存
何苦去为难烟花
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既是一种传统的民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禁燃派”认为这是一种陋习,应该加以禁止。他们列举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烟花爆竹酿成了火灾,造成了人身伤亡。确实,烟花爆竹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然而,如果将这些责任全部都推给烟花爆竹,似乎有失公允。事实上,在烟花爆竹酿成的事故中,只有极少一部分是烟花爆竹本身酿成的,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就比如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然而,这种交通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制造了很多祸端。然而,没有人因为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就建议“禁驶”。与汽车相比,烟花的遭遇真是堪比窦娥。(曹小芹)
民意之废
不是年味是恶俗
震耳欲聋、彻夜不断的爆竹声不再代表年味,而成为走火入魔为一种恶俗,让人无法安眠,无法安静地欣赏节目,无法呼吸新鲜空气,只会让人心烦意乱,造成巨大的环境和其他社会代价。威力无比的烟花爆竹,是标准失控的结果,是执法不严的结果,更是唯经济论的必然,有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顾后果,放任生产者自由为之,以至于烟花爆竹威力越造越大,造成大众的生活质量下降,生存风险增加。当下要节能减排,要科学发展,还是移风易俗,让这些威力巨大的烟花爆竹消失,更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瞿方业)
关键字: 内容标签:鞭炮,该不该鞭炮 该不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