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篇《狗日的国学》触动了大众的神经,震惊的不是国学,而是“狗日的”。国学在记忆里都是说起来听起来博大精深,研究起来是味如嚼蜡,所以大众不会想去花时间去研究这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国学,但是这“狗日的”就能吊起胃口了,毕竟这次是用在了国粹国学上,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这篇文章立马遭到了某位校长的激烈反对,称肖川师在妄自批评国学,是在对国学的妄加评论。
作者肖川写下这篇文章,其实文章的内容也就是大部分反对国学,批评国学的人所持有的大众化的观点和理由,但是取了这么个吸引眼球的题目,可不可以将作者列入标题党,这是个问题。其实除了标题,这个文章还大有意义,可以说是反对“国学热”,反对过度的国学研究的代表作,可以从中看出不少的立场鲜明的观点,一些理由还是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的。所以,我们姑且不去管这个“狗日的”标题,剖析文章内容,汲取精髓才是正事。
关于国学,我们作为中国人都是在学校读过语文,多多少少背诵过唐诗宋词元曲,背诵过近现代的经典散文作品,阅读过形形色色的国粹,这些都是构成国学的基础部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国学热”的问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毋庸置疑,我想这也是这种话题能够激起全社会关注和议论的根本原因吧。就我这个对国学没有深入的研究的门外汉来说,我脑子里储存着和大部分知识分子一样的国学知识,对于国学我的观点是:宁缺毋滥,国学是把双刃剑,把握好了就是国粹,把握不好就是很多人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的保护伞。 在我看来,我们不要把国学神圣化了,说白了,国学就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今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一门学问,和其他的比较研究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等一样都作为一个学问的分支,这是正视国学的第一步——把国学放在一个正确恰当的位置上。其次,关于“国学热”问题我持反对的态度,每个国家都会有专属于自己国家,民族的学问,我国的国学也不过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积累下的知识的总结,理性对待国学,对国学有兴趣有天赋的当然可以去选择研究国学,但是切不可盲目更风,一股脑儿扎进国学的漩涡,到头来一场空,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适合搞国学,那时候就为时过晚了。
回头看看肖川《狗日的国学》大致列出的和他反对小学生读国学的理由:太多封建时代的思想,很多前后句都没有逻辑性,思维方式并不是很科学,缺乏充分而严格的论证。这四大“罪名”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实际可靠的依据来支撑,但是从我们一般人对国学的认识来看,都还是挺有道理的,但是感性认识必须在学术问题上必须让位于理性认识,所以肖川教授想要大骂国学狗日的,恐怕还要拿出更多的证据和理论才行。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肖川提议不要让小学生来学习国学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我亲身经历来看,我读小学时让我去读那逻辑复杂或者没有逻辑的经典,的确不是一个全日制义务教育应该有的教育内容。
说到国学这个问题让我不禁想起来曾经读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关于国学的态度,王小波在文中说:“我宁愿承认自己是没有文化的文盲,不耻下问的学习,也不愿意整天捧着国学无所事事还搞得自己知识渊博,满腹经纶。”我想这就是王小波对于国学的看法吧,似乎有点和肖川教授不谋而合了。
综上所述,我对于国学以及“国学是不是狗日的”问题的立场显而易见了:支持理性的国学研究,支持合理的国学热,发扬国学的国粹魅力,国学就不是狗日的;反对盲目的国学研究,反对头脑发热的国学热,反对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以国学自居的学习者,从这点上讲,国学恐怕真的是狗日的。(恋家的人2010)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狗日国学 狗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