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唱读讲传”为何能够深入人心

编辑:秋痕 来源:光明观察
 
针对重庆市热热闹闹开展的“唱读讲传”,有干部群众评价道:“红歌一唱,神采飞扬;经典一读,智慧十足;故事一听,明理舒心;箴言一看,百读不厌。”如此感慨,足可见该活动的受群众欢迎程度(华龙网)。 


  为什么“唱读讲传”能够深入人心? 


  我们知道,过日子也好,发展经济也好,没有精气神不行,薄熙来同志倡导的“唱读讲传”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它丰富了重庆人民的文化生活,刷新了重庆人民的精神面貌,提振了重庆崛起的精气神! 


  是不是这样?引用李长春同志话来作证:重庆市委、市政府推出的“唱读讲传”活动找到了一个实现群众自我教育的好方式,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好载体。难怪,他要求好好总结重庆“唱读讲传”活动的经验,大力宣传,进行推广! 


  重庆“唱读讲传”为何如此霸道? 


  稍稍关注“唱读讲传”的人们应该都知道:重庆“唱”的是革命、建设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读”的是古今中外经典文章、革命领袖经典著作,“讲”的是结合参观红岩革命历史遗址等活动讲革命故事、历史故事与现实故事,“传”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和市民创作的励志箴言。内容的具体化、形式的生动化、主体的群众化、机制的常态化,同时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推动媒体转型、锻炼人才队伍、整合资源力量,如今,一套创新、科学、与时俱进的举措正在逐步成型。 


  再加上“提供一批精品内容、培育一批示范典型、组织一批大型赛事、开展一批主题活动、做好一批专题宣传”的工作部署,以及薄熙来同志亲自为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定位、导向、把调、传法,“唱读讲传”的深入开展正在让领导叫好、让群众受益! 


  重庆开展的‘唱读讲传’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个平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创举。张国祚先生就认为,“唱读讲传”活动的突出贡献恰恰在于较好地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广度、深度和日常化、持续化等方面的问题,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找到了有效载体。而笔者认为,随着实践的延伸,其历史意义将会更加凸显出! 


  古人云:“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好的社会风气可以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而坏的社会风气则会腐蚀社会的健康机体。歌且咏传气脉,潜移默化润人心。“唱读讲传”深入开展,恰恰能让我们精神焕发、群情振奋、心潮澎湃、斗志昂扬!毫不夸张的说,这份精气神,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导航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繁荣的发动机、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它将不断激发起全体国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新活力!(夏诗谋)

关键字: 内容标签:深入人心,唱读讲传深入人心 唱读讲传
下一篇:涨价为申遗与申遗就涨价一样无耻||上一篇:大师的疑惑与焦灼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