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局部)
6月中旬,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参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部分可以先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无用师卷”合璧展出。
据悉,合展的《富春山居图》将亮相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明年7月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消息传出,业界一片沸腾。要知道,为了实现这幅名画的真正团圆,浙江博物馆方面已经整整筹划了十年。
总理心系名画盼合璧
“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才开始创作的,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传。但我知道,现在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半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说的一席话。《富春山居图》的团圆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焦点。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原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由六张纸连成,高一尺有余,长约二丈。明朝末年,这幅画流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他在去世前令家人将画焚烧陪葬。吴洪裕的侄子将画从火中抢出,但画作已被烧成两段。后来,较短的前半段被定名为“剩山图”,较长的后半段世称“无用师卷”。
到了清代,“无用师卷”进入宫廷,“剩山图”则流落民间。之后,“无用师卷”辗转去了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剩山图”最终成为浙江博物馆(也就是温总理提到的“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山居,名画,团圆,富春,登陆,在何处山居 名画 团圆 富春 登陆 在何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