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除了仁爱 孔子还有两种精神

编辑:Jina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孔子的精神就是执着。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是谁呀?是孔子。那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流浪汉是谁呀?是孔子。那个人类历史上最爱做梦的人是谁呀?是孔子。 

◎孔子精神◎

孔子精神就是忠勇与包容

孔子讲的“仁”、“孝”、“礼”,就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孔子的精神?孔子的精神就是忠贞与勇毅,包容与忍让。前者是执着,后者是无执。执着是无执的基础,一个人不经过执着就不会懂得放下。无执是大执着,放下一切,担当一切。用中庸实现仁义,用仁义指导中庸,乃见天下大同,乃有世界和谐。任何时候我们讲孔子的精神都要讲到下述两条:“子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就这么简单,孔子要我们爱人爱己,爱护公物,做天地间的一个好学生。

先知做的是向外教化的工作,孔子做的是内省的工作。孔子自省之道,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讲良心。“天上有神明,心中有良心”,这就是中国人所畏惧的,也就是中国人所成就的。世上再无别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成长,唯有良心。世上再无别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自我救赎,唯有良心。

孔子讲的“仁”、“孝”、“礼”,就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仁”、“孝”、“礼”核心价值观在其中,核心的核心是做人要讲良心。

我先前讲孔子的精神:忠贞、勇毅、包容、忍让,都可归结到“真诚的自省”上,这是针对个体修炼而言;就社会全体而言,我们要讲仁爱、孝道、礼义,即“仁”、“孝”、“礼”,都可归结到“和谐的建设”上,由“真诚的自省”,而及“和谐的建设”,最终形成我们爱的信仰,用仁爱、和谐、真诚,即“爱”、“和”、“真”实现天下大同。

中国人的精神就是孔子的精神,可以高度概括为仁爱精神、孝道精神与礼义精神。这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直接上升为中国人的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仁、孝、礼——仁、智、勇——爱、和、真”,这就是我们的“三圣训、三美德、三真谛”,她们共同组成的中国人精神信仰模式,是中国人灵魂深处的光。依此我们建设一生,成就一生。

仁爱的精神就是爱人若己。

孝道的精神就是爱父母若己。

礼义的精神就是爱全众若己。

仁、孝、礼的精神合起来原为一义,那就是“爱世界等于爱自己”。我们用一个“爱”字来建设一生,同时建设和谐世界。

别的“爱”尚可理解,在此我再强调一下作为孝道的爱。什么是孝?孝分三层:孝于天,作天地的孝子。孔子就是天地的孝子。孝于国,作国家的孝子。我们通常说的孝指孝敬父母,这很可贵,同时我们理应知道,更要做国家的孝子、天地的孝子,这是纯孝、大孝、至极之孝,也是本有之孝。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孔子,两种,仁爱,精神孔子 两种 仁爱 精神
下一篇:新版红楼:看似红楼梦 仿佛金瓶梅||上一篇:两部委恐难禁故里之争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