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慎独”的解释言简意赅: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任何坏事,这就叫“慎独”。古人“慎独”的故事很多,柳下惠坐怀不乱,我们耳熟能详。这里再举一例:被尊为“关西夫子”的东汉安帝宰相杨震,曾举荐才华出众的王密为官,为报答杨震,王密于深夜献金百两,杨震拒收,王密说:“暮夜无人知。”杨震大怒,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人知?”
真正能够做到“慎独”,也就是做到了自我监督。即使天不知、地不晓、别人不清楚,但是却骗不过自己,也就是“我知”。换句话说,只有时时处处能以“我知”自警、自省、自律,才算真正做到了“慎独”。因此,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无疑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对于今天我们知荣明耻,仍不失为金科玉律。
作者:曲辰
关键字: 内容标签:慎独,荣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