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陆教育界、学术界这几年比较关注的是所谓“价值失范”问题,如今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许多旧有价值观都在解构。您怎么看?
答:这并非大陆特有问题,而是全球共同经历的现象。这也是新兴人类历史阶段的开始。譬如全球化让区域性合作组织开始出现,像欧盟,各国没有人独占而是协商,各让出一些主权,让给一些团体。又譬如:近来基因研究,婴儿一出生,只要一抽血,一验基因,除非发生意外,电脑就可以预知何时死亡,为何死亡,简直比算命还准。生命如此,甚至让神的旨意变得受到怀疑。
可安心的是,这不是历史上唯一礼崩乐坏的时代,因为孔子也曾说当时礼乐崩坏,佛陀、苏格拉底都是从礼乐崩坏中创建新文明。
问:大陆一些知识分子提倡回归儒教,甚至有人倡导读经,您认为如何?
答:礼崩乐坏之时,不能回头看,就像不能拿十年前的上海地图在上海找路。只是新地图必需建立在旧地图上。就像孔子是从周礼封建礼教中改革,之后又经过王阳明的改革。在全球化的时代,要重建人类新价值必须先比较不同的文明遗产,中国必须从检视自己的历史遗产做起。以人为本应该仍是未来文明的价值,中国儒家到道家文明,应该都有很多用处。
我们知道,解几何题得先找到定点,再来分析点线面;在这个困惑迷茫的时代,不能找祖宗帮忙,必须找自己帮忙。肯定自己的存在,就能肯定万物的存在,整个社会要建立核心价值,第一就是先肯定自己,才能照鉴他人。也唯有从这个角度,整个人类才能活在一个一致的文明,而非亨廷顿所说充满冲突的世界。
问:很多有识之士认为,现今人文领域学者被边缘化,也看不到解决方法,感觉非常悲观。
答:近年来科技挂帅,数理、生化领域都大幅扩张,相较之下人文领域人口变少,但一个社会不能只有工具性文化,还要有价值性文化,不能只有知识、生产、市场,还要关怀自己与社会问题;就好像不能只想住豪宅,忙碌一辈子,却不知为何而忙、去向何方,变成享有自动化、资讯化生活的原始人。各国都有人文研究减少的问题,因为在学术界,人文学者有一致命伤,就是“无法排名”,数理、生化乃至经济方面的学者,经常会问“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全世界排名如何”?却无法了解人文比较主观,没有客观尺度,硬要排名的话,就好像拿苹果和香蕉比一样。
作者:许倬云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以人为本,元素,寻求,文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