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小明
子曾经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了不罔不殆,49中的老师来到川师大,在孔子塑像前集体反思。所谓反思,应该是有所触动后的行为,那就比浑浑噩噩前进了至少不止五十步。不过,如此反思,怎么看都有点像潮人的行为艺术——“快闪”。
还有子曾经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曾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现代思维理解就是:把教师这项职业当成事业来谋,你是不是忠于事业呢?把学生当成朋友来看待,你对他们做到了诚信吗?教育学生传授知识是不是都告诉了他们方式方法呢?
老师们有这样的反思行动,至少前进了数百步。你可以质疑这种反思方式,但你不应该质疑这种反思的本身。即使这种行为让人想起“作秀”,但这种“作秀”也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值得提倡的。
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曾总结过成功的“三要”:会做人,会做事,会作秀。如果说教师们望孔子而反思是会作秀,那所谓会做人,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加强业务修养,做到“学高”,行为严于律己,做到“身正”,才能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正直的为人处世,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所谓会做事,对教书育人的老师们来说,就是要“因材施教”,用正确方法教育学生了。
反思的形式要件具备了,现在需要厘清的是反思的内容。部分老师的感触更像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比如:“我觉得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有时比较浮躁,对学生没有耐心。”“我过去打过学生、骂过学生……”如果这样算反思的话,又显得流于形式了,反倒增加了“作秀”嫌疑。反思应该不仅限于制作忏悔录。
如果没有搞清楚到底该反思些啥,还不如来搞一次“快闪”。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孔子,仰望,反思孔子 仰望 反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