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过度开发就是破坏 黎族传统文化即将消失(2)

编辑:秋痕 来源:海南日报
 

 
洪水村黎族妇女头戴织锦装饰
 
非遗能否留住历史

    “茅草屋是王下古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10年前,周伟民和唐玲玲教授曾建议,“王下乡辖区内,山岳、河流、气温、雨量等都十分适合设立国家森林公园,对这里的自然风景、野生动植物及人文史迹进行保护,发展生态型的森林荒野旅游。”

    其实,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就是个成功的例子。1882年,有人向美国国会提议,在大峡谷设立一个国家公园,但响应者寥寥。直到1903年,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访问大峡谷后说,“这里既然是上帝的杰作,那么也等上帝来改变它吧!”他建议在大峡谷建立国家纪念公园。1919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大峡谷改为国家公园。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成为游客最多的美国国家公园之一。

    建立“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关于洪水村茅草屋保护的另一种声音。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王海昌认为,洪水村的金字形茅草屋比较集中,外观漂亮又未被破坏,留存的黎族文化元素也较多,可以“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名义来申报国家非遗,对洪水村进行整体保护。

    2006年,中国首批国家非遗名录确定,此后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在先后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海南共有21项国家级非遗、53项省级非遗。在国家级非遗中,有树皮布、钻木取火、制陶、黎锦、打柴舞、三月三、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琼中黎歌、黎族竹木器乐等10项黎族文化项目。其中,东方市白查村船形屋是唯一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黎族居住文化,同时也是海南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

    然而,令专家忧心忡忡的是,白查村村民将整体迁入新村,旧村彻底没了人烟,原有的88户茅草屋,如今剩余不到50户。“照这样下去,白查村可能面临着非遗退项。”符策超担心,黎族村落,应该加以保留,千万别让一个民族原有的文化元素就这样流逝!

    黎族的传统文化该如何珍藏与传承?毕竟,少数民族文化在融入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其历史遗产精华部分的保护都是世界性的难题。


关键字: 内容标签:黎族,传统文化,过度,破坏,消失,开发黎族 传统文化 过度 破坏 消失 开发
下一篇:子见南子,圣人被罩上一圈庸俗光环||上一篇:为何影视剧争抢“孔子”? 映照现实 不用宣传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