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民间月饼模

西安老字号同盛祥

制作广式月饼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广式月饼等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担忧——
最近,各地传统饮食“申遗”项目纷纷上马,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提法我不太欣赏。”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赵建文则认为,“用‘非遗’称号来打广告有何不可?”那么,什么文化现象才合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是否应该被用作商业用途,寻求经济效益?到底怎么做才是保护我们文化遗产的良好方式?
冯骥才:
不欣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据《大河报》报道,在山西省介休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论坛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表示,目前在全国非遗项目的申报过程中,饮食类可谓“疯狂上马”,他则“对某些饮食项目的‘申遗’持保留意见”。冯骥才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提法我不太欣赏。”冯骥才举了某品牌酒的例子:“位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是这种酒的制作技艺,不是酒。但该品牌酒在打广告时就说,某某酒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荒谬了。酒是物质的,怎么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专家论证了半天,难道说是在为这种酒打广告?”
陕西专家:
陕西饮食“申遗”不会减弱
据《华商报》报道,创办于1920年的西安老字号民族饭庄同盛祥的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在去年成为陕西唯一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饮食项目。而作为饮食资源丰富的大省,接下来,陕西还有更多的饮食项目会申报国家“非遗”。
关键字: 内容标签:唱戏,饮食,申遗,疯狂,文化,经济唱戏 饮食 申遗 疯狂 文化 经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