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着猴拳练着猴棍口中念叨《西游记》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如果眼里流着眼泪且在水边看落花读《红楼梦》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如果拿一把三尖两刃枪在树林里边舞划边读《水浒传》,又该是多么“雷人”?
一看“国学操”,我真的很“冏”,不知道孔子作何感想?他老人家可是席不正不寝,割不正不食的,不知道他会不会做着“国学操”大声的教三千弟子们《论语》?
如果孔子与弟子们也是这么做的,也是手舞足蹈的读国学,那不妨古为今用,就来一个“国学操”。如果孔子没有这么做,弟子们也没有集体操下读《论语》,当然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师们也不妨来一个创新。但创新不等于噱头,也不等于“耍猴”,创新的目的不过是好记好学,而如此繁琐的“国学操”之下,学生们能记住多少国学的内容?
部队有队列口号,也有队列歌曲,学校也可以组织类似的歌咏活动,但队列口号与队列歌曲,都是极其简单的旋律与词语,断不至于象《弟子规》一样麻烦与冗长。而“国学操”则不然,它的效果不是烘托气氛,也不是振奋士气,它要的是教学效果,一个本该坐在教室里完成的教学项目,则拿到操场上来手舞足蹈,让人看了如坠五里雾中不知所云。
据悉,该校现在暂时完成的还只是《弟子规》一套“国学操”,后期将完善并编制“国学操”系列,并计划在其他学校作为国学项目进行推广。
“系列”,还要“推广”,如果将全部国学内容都来一个“国学操”,恐怕就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国学操工程”,但这样的“国学操”系列,只能把学生们累死。一套“国学操”耗时数月,“国学操系列工程”该耗时几十年?反正高兴的是“看客”老师,因为他们是“国学操噱头”的最大受益者,究其实,这也是一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作者:李振忠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形象工程,典型,李振忠国学 形象工程 典型 李振忠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