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当代泡沫破裂 传统艺术逆流而上仍是避风港 (1)

编辑:Jina 来源:渤海早报杜耕
 

何家英《花落东君》
 
走过2008下半年的金融海啸,当股市低迷、楼市缩水时,投资者的信心日趋谨慎,众多艺术品惨遭流拍。“潮水已退,大势已去”、“传统艺术是避风港”、“泡沫散去,价值回归”、“抄寒流的底”、“潮水过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一时间各种言论四起。

  艺术市场因其自身特性,受金融危机影响会相对滞后,但周期性比实体产业要长。2008年艺术品市场潮水渐退,走低与调整已然呈现从2008年下半年的秋拍走势来看,中国传统书画,特别是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仍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发展势头。所以,在艺术市场的风雨飘摇之际,经典艺术品仍有市场,传统艺术将逆流而上,成为“在岸上”的收藏。
   
 

曾梵志《面具系列》

  炒家退场高端藏家坚守   

  2009年遭受打击最大的无疑会是“泡沫现象”最严重的当代艺术市场,以及浅度收藏较多的新兴藏品市场如紫砂、象牙、玉石、红木家具等。这类市场的藏家群体大都属于投资为主的浅度收藏。面对经济危机来袭,以“赚钱为第一目的”的这类客户容易快速流失,将藏品变现。而以当代艺术为主的“炒家市场”,在炒高价格真实性遭市场质疑、负面影响日现,价格达到炒家心理价位时,也会有炒家开始抛售。当炒家退场之时,正是藏家进场之机。

  由于不同领域的市场以及资金链都是相连的,当其他领域投资因金融危机而紧缩时,投资者就有可能把更多的资金流向艺术品市场,构成新的藏家群体。而以当代艺术的遇冷情况,在未来一两年看,这部分藏家也很可能向中国传统书画市场回归。尤其是近现代传统书画,以价位合理、升值速度稳定理性、艺术家具有实力水平、可以保证艺术的品质与价值,吸引藏家乘低吸纳藏品。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具有庞大的收藏群体和消费群体,大都是热爱中国文化,富于收藏情怀的坚实深度收藏群体。这部分藏家以对艺术的追
求,耐得住寂寞之道,有收藏实力且具有稳定性,收藏心态稳定。例如,有收藏张大千作品的藏家,早年低价藏得作品,涨到200万元时也未见其喜,跌了15%时也未见其悲,每日揽画而顾,怡然自得。真正的艺术收藏,也正需要这种平稳的心态。刚入市的藏家,更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良好的收藏心态,当以艺术的价值而非价格来衡量收藏品,才会得到艺术与投资的双重回报。
当代泡沫破价值回归传统

  当代艺术市场,近年来一直呈现出强劲的涨幅态势,屡创超高价格纪录,上千万元的高价已不足为奇。当人们惊叹着这些不断刷新的纪录时,专家们已开始担忧市场的巨大泡沫将归于何处。而某些所谓“批评家”却出来说:“真正的好啤酒就要有泡沫,没泡沫的啤酒就不是好啤酒!”。当价格达到某些炒家的心理价位,资本开始退场,势必造成无人接盘的重大危机。经济学上“最后一个傻瓜”理论,将在中国艺术市场上充分演绎。

  在这种状态下,2008下半年的金融风暴,对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危机,尤其是当代艺术作品的大量流拍,似乎只是一条导火索。实际上,正是赝品猖獗、市场炒作、拍场假成交、价格虚高、市场机制缺陷、艺术批评缺席等因素,造成的当今艺术品市场的巨大泡沫才是真正的原因。虚高泡沫不除,艺术市场将面临长久危机。

  这次金融海啸中,靠大环境爆炒出的某些“当代画家”势必被市场所调整,乃至淘汰。而有水平、艺术含量高的名家作品、传统精品基本都可以回归其价值。经济风暴将吹散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泡沫,让艺术更加回归原本的价值,让虚高的市场回归理性,让藏家沉淀成熟理智投资,从这方面来说也有其积极意义。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仍是,避风港,逆流,而上,破裂,泡沫,当代,传统,艺术仍是 避风港 逆流 而上 破裂 泡沫 当代 传统 艺术
下一篇:钱穆美化了中国传统专制政治?||上一篇:小书店的艰难时世(2)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