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明星”、“山寨歌曲”、“山寨电视剧”、“山寨政府网站”、“山寨诺贝尔”、“山寨百家讲坛”…… “山寨”火遍中国,已由一种单纯的经济行动嬗变为无法回避的泛文化现象。“山寨文化”以“雷人”姿态对主流文化发起迅猛冲击,赢得欢呼,也招来质疑。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倪萍在两会上提出提案:“反对山寨文化”,并表示应立法封杀“山寨现象”。“山寨”由此成为两会热门话题之一。
侵权抄袭还是民间艺术?
倪萍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表示,“山寨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应被提倡,蔓延开来,大家都乐于模仿和抄袭就会伤害我们民族的文化原创力。
广东省政协委员李定安也认为,不能因为受老百姓欢迎就支持就纵容,山寨产品通过仿制,并没有经过正规批准程序,有侵权嫌疑,同时带来一系列隐患,还扰乱市场秩序,挫伤了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换代。
但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接受《东方今报》采访时表示,“山寨文化”之所以大有市场,就是因为它适应了广大草根阶层的消费需求。山寨产品虽然不能与名牌精品媲美,但它面向了大众消费者,当所谓的“名牌”高高在上时,山寨产品正好弥补了大多数人的囊中羞涩……
让“山寨产品”成为“正规军”?
面对“山寨文化”,有人助威,有人叫停,也有人提出“山寨文化”是把双刃剑,应当及时规范、引导。
3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时为山寨文化之争定调,柳斌杰表示,山寨文化是人民群众的创造,体现了民间的文化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它的生存依据,有它的市场需求,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方面。
倪萍在观点受到部分媒体质疑后,也解释道:“我的提案中会鼓励来自民间的艺术,像‘山寨版的百家讲坛’,‘山寨春晚’我觉得也可以接受,是人民大众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我们不是说因此就要去鼓励模仿、鼓励恶搞,把它当作时尚。”
柳斌杰认为,针对山寨文化要加以引导,加强规范,如果它不涉及侵犯别人的著作权、不是非法使用别人的作品,而是有自己的创造,这就并不是在反盗版的范围中。
全国人大代表王鹏杰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尊重大多数民众的民生需求,顺势而为——与其给“山寨产品”贴上“假冒伪劣”的标签,不如对其“招安”,让“山寨产品”成为“正规军”。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攻下“山寨”这块阵地。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山寨,文化山寨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