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经说过:“除夕夜看春晚已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我想观众也无法否认,已伴随中国人度过20多年的央视春晚,曾经让许多演员一夜走红,让许多歌曲、相声和小品成为经典,也让中国老百姓得到了许多艺术享受。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曾经让万人空巷的央视春晚越来越受到质疑,总体质量在下降,总是那么几张老面孔,缺乏创新,经典作品越来越少,缺少对现实生活的体验……那为什么被调查者仍有六成多读者在期待央视春晚呢?这不能不说,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太贫乏了。
尽管每年的央视春晚都收获“板砖”,但春晚一直在办,总有观众要看春晚,因为很多老百姓已把央视春晚当成了自己的"年夜饭"。虽然有"年"会食之无味,但也怕弃之可惜,观众总期待着奇迹的出现或有那么一两个好节目,如前几年的《千手观音》、《俏夕阳》和《吉祥三宝》等。既然观众有期待,那么央视就理由做好春晚这盘文化大餐,对得起观众的期待。央视春晚已经陪伴了中国人20多个年头,再现"万人空巷"的盛景或多些创新是不太容易了,但是让老百姓喜欢只要努力还是能够办到的,比如多些"草根性、互动性、随意性",让老百姓熟悉的节目、演员走上央视舞台,拉进央视舞台与老百姓的距离,老百姓就会高兴。
春晚又要上演了,效果如何?不看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除夕夜的央视春节联合晚会,应该是一个文化的春晚、喜庆的春晚、老少皆宜的春晚。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还往往顾此失彼。比如,民族传统节日不是不可以请"外援",但要烘托传统文化,不要让"外援"的节目抢了传统文化的风头;春晚要娱乐,该有"笑料",但不要拿残疾人或某人"开涮",更不允许恶稿;要尽量老少皆宜,但坚决不要上少儿不宜和污染荧屏的节目与载有广告的节目;春晚是国人的春晚,要让观众尽量看到想看的艺人,只要没有特别"说法"只要节目好就该上,不要人为设置"壁垒"。
央视春晚能否载动观众的期待?我们希望民间力量对央视春晚的解构、再塑成为助力,助推央视春晚进步让观众满意。
关键字: 内容标签:还能,春晚,不倒,板砖,观众,期待还能 春晚 不倒 板砖 观众 期待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