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警惕经济转型半途而废

编辑:秋痕 来源:摘自21世纪网
 
中央政府去年底启动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投资拉动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对经济尽快复苏作用不大。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瑞士巴塞尔表示,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经济到目前为止的放缓程度仍属温和,但决策者需要制订强有力的政策和刺激方案来阻止经济大幅减速。而截至12日,已有北京、天津、重庆、广西、山西、福建、河北、内蒙古等地召开“两会”,除北京外,天津、重庆、广西等省(区、市)均把2009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订定在两位数。 


  目前中国短期的任务是防止经济继续下滑,长期而言应专注于转型,而不是急于达到某种设定速度的复苏。应当说,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干预经济的能力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一旦设定政策性两位数增长目标,在政绩考核以及地方主义的促使下,定是不遗余力的完成而不用担忧未来。但是,必须清楚的是,中国经济目前呈现的是产能过剩以及基础设施几乎饱和的状态,甚至部分已属超前。而中国最直接、最迅速和最有效的拉动经济的方法就是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利用补贴等方式维持出口,即延续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这必然导致重复性建设,保护落后的生产力,经济虽然可能被强力拉出低谷,但不可持续,很容易重新陷入衰退,呈现“W”形。 


  这样的后果比较严重。首先,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会大幅增加大财政支出,从而挤占用于公共财政以及强化社会保障的部分,这将十分不利于培育国民消费,从而令经济转型半途而废;其次,这种不可持续的扩张性投资一旦结束,消费拉动跟不上,意味着经济可能再次衰退,这样的局面会导致政府积累大量债务以及金融系统(在政府干预下放贷)增加坏账的风险,从而陷入“日本式危机”,令再次衰退之时,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以及投资拉动的空间极为有限,市场信心全无,这必然又影响到消费的潜力,从而导致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不前,中国必须防止这样一个最坏的结果。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半途而废,警惕,经济转型半途而废 警惕 经济转型
下一篇:央行支持股市不应只着眼于融资||上一篇:“助考联盟”行走在法律盲区还是雷区?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