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抗生素滥用的“纵欲”逻辑

编辑:秋痕 来源:早报
 
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我国研制一个抗生素大约需要十年时间,而产生耐药菌素却在两年之内,未来呈无有效抗生素的可怕趋势。(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医卫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控制非常严格,原因只有一个: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药物研发机构和药物开发人员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投入巨额资金,经过三期临床,才能成就一名“杀菌特种兵”,这个“杀菌特种兵”如果很短时间累得“精疲力竭”,无论如何,得不偿失。所以,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实属理性选择。但为什么我们这里偏偏缺乏这种“理性”,无他,我们有一种可怕的自我“纵欲”。

在我们这里,不少患者及家属认为,抗生素是恢复健康的左右手,就算治不好病,也可以防病。这是老百姓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纵欲”。但还有一种可怕的“纵欲”,那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医生,他们也知道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却仍然使处方上的抗生素“雨后春笋”,生机盎然。

医生这么干,原因不外乎三个:其一,药品厂家的竞争渗入医疗领域,药品回扣应运而生,成为厂家左右医生处方行为的武器,医生为了经济利益的快感,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抛诸脑后,频频“纵欲”就不足为奇了。其二,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导致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采用安全第一的“作战方针”。比如骨科手术,一些完全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但临床上,很多医生都采用了术前使用抗生素,术后再继续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其主要目的,就是万一有个感染什么的,闹出纠纷(尽管医生或许没有任何过错或处理不当)就不好了,骨科最怕术后感染,何不用药先防?管他有没有细菌这个“枣”,先打两竿子再说。其三,医生的知识水平不够或者责任心太差,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如何解决这个“纵欲”问题,还是回到关键性的问题上,那就是新医改。目前的新医改,主要目的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须知,提高老百姓的看病质量也很重要。眼前与广大百姓息息相关的抗生素滥用问题,能通过新医改方案解决吗?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北京 何祖永


关键字: 内容标签:纵欲,抗生素,逻辑,滥用纵欲 抗生素 逻辑 滥用
下一篇:从"春节"易名之争反思传统文化"内虚"||上一篇:让外来务工者带着温暖回家,带着希望返城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