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讲,这则新闻是把城管放在受害者立场上来解读的。但是这并不能唤起公众对城管的同情,网民们甚至拿出“报应论”来评价这一新闻事件。不是网民刻薄,而是因为现实之中城管的负面形象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固定化。纵然城管工作有缺失,可“报应论”还是有失公允。这同样是一种非理性亢奋,隐约透露出另一种多数人的暴力。
孩子仅仅因为父亲是城管而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无论如何这样的场景都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城管执法部门也应该把这则新闻看作是公众期望他们改善形象的另类诉求。即便是城管的体制性病灶目前还无法根本解决,但最起码执法时也应遵从“使强者有所忌惮,让弱者有所扶持”的理念。这样至少可以增加其职业认同感,同时不再令城管后人蒙羞。
河北石家庄 陈方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幸灾乐祸,城管,自卑,暴力,儿子幸灾乐祸 城管 自卑 暴力 儿子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