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让“中国印象”更清晰

编辑:汀滢 来源:人民日报
 

长城、功夫和中餐,成为外国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而对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只有6%的“老外”表示了解。这一调查结果,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是因为借助于外国媒体的报道、好莱坞的电影和众多唐人街的中餐馆,这几样中国元素成功地走出了“国门”,达到了较高的认知度;意料之外,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发展日新月异,能够代表中国的元素数不胜数,可惜不被更多的世人所了解,更谈不上深刻理解。与中国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借鉴、学习的热情相比,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甚至有些误解和偏见。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如何,与日渐提升的国际地位相比,中国的国家形象、国民形象、企业形象等,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调查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受访者在来到中国之前,对中国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本国媒体。因此,当地媒体涉及中国的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就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印象”。这也意味着,怎样与外国媒体更好地沟通,怎样更理性地向他们介绍中国,怎样用世界认可的“传播语言”塑造国家形象,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次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但奥运会不可能每届都在中国举办,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让“中国印象”更清晰、更真实,让外国民众知道中国不仅有长城、功夫和中餐,还有更灿烂的文化、更友善的百姓、更开放的环境,这,既是我们的机会,更是我们的挑战。(闻 白)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更清晰,印象中国 更清晰 印象
下一篇:诺贝尔文学奖的品位:难以预测 又在"情理之中"||上一篇:搞笑诺贝尔奖我们也拿不到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