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职工不敢与企业谈工资

编辑:秋痕 来源:《东方早报》
 

100%的劳动者期望涨工资,但敢与老板“谈薪”的人,只有7.2%!昨日,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大学发布《工资集体协商调研成果》。结果显示,54.2%的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一点都不了解。(8月20日《新快报》)

弱势员工如何争取权益?

工资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工资单,还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待遇、工资以何种形式发放、劳动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利如何落实等等。所以,要让员工敢与老板谈“薪”,有关部门既要普法更要执法。一方面要尽快向劳动者普及有关法律、制度常识,让劳动者知晓自己拥有工资协商的权利;另一方面,在对工资协商进行制度设计时要注意细节完善,让这项制度名副其实。比如,按制度规定,工资协商由职工代表或者企业工会提出要约。那么参与工资协商的人员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关系?企业工会是否具有独立自主权,这样的代表能否积极维护员工的权利,等等。

工资待遇最低、维权最困难的,往往就是不规范小企业的员工。如何为弱势员工争取合理的工资待遇,保护他们的权益,也应该有一套预防机制,不能让他们游离于制度之外。

湖北武汉 叶祝颐

企业要善用“工资”手段

假如一位职工对于“涨工资”持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他对于工作恐怕也同样会无欲无求、毫无激情,在工作中的尽职程度也难免要被打上折扣。

既然如此,那么,从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职工对于加薪的渴望,倒不失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对于职工加薪渴望的善待和积极回应,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人才支持和良好契机。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劳资关系更为平等和谐的外企,老板非但不敢无视职工的需求,相反,每年定期为员工加薪,与职工“谈薪”是不少外企老板的分内职责。事实上,“薪资结构”的合理与否本就是企业能否获得顺畅发展的关键要素,那么,“谈薪”本就不该是职工单方面的事情,而应该是职工与老板双方共同的事情,从提升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的角度来看,企业老板又何尝不该定期主动与员工“谈薪”呢?


关键字: 内容标签:职工,工资,企业职工 工资 企业
下一篇:从《白蛇传奇》开讲看百家讲坛遇冷||上一篇:名著改编谁动了谁的经典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