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人的胸襟开阔了

编辑:秋痕 来源:文汇报
 
彭瑞高
    
    期待已久的奥运盛会,终于来临了。
    
    就在我们准备享受奥运的时候,有一个英国人说,中国人在奥运会上,有可能遭遇“一场灾难”。这个名叫古德博蒂的专栏作家是在《泰晤士报》上发表这篇文章的。他写道:刘翔如果在北京奥运会卫冕失败,“对他而言将会是一场灾难,对刘翔的许多支持者,以及所有中国人来说,也都会是一场灾难。”
    
    依我看,这位英国作家未免低估了中国人的承受力。他以为中国人还是以前的中国人呢。
    
    二十多年前,中国人倒确曾这样脆弱过。我亲历一件事情,可资证明。
    
    那时,《新体育》杂志聘请我担任特约记者,追踪采访上海的跳高运动员朱建华。朱建华11岁进少体校练跳高,16岁就跳过2.13米,成为世界中学生田径赛亚军,17岁又跳过2.25米,获得国际青年田径赛冠军。18岁那年,他以2.30米的成绩打破倪志钦保持11年之久的亚洲纪录(2.29米),获得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1983年,朱建华在20岁时迎来最辉煌的年华,先跳2.37米打破德国选手保持的世界纪录,接着在全运会上再跳2.38米;次年上半年,又把世界纪录提高到2.39米。像他这样一年内连破三次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将,全世界也很少见。
    
    恰逢这一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世界纪录保持者朱建华理所当然地被人们圈定为“第一号夺金选手”。他在洛杉矶克服重重障碍,终于以2.31米的成绩获得男子跳高比赛铜牌。应该说这是一个杰出成绩(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从未进过前三名),但是,期望太高的人们却无法接受这枚铜牌。他们获悉朱建华“仅仅”得到季军的消息,竟聚集在南市区朱家门口,无理谩骂朱建华和他的亲人,最后还砸破了他家的玻璃窗。朱母后来在向我叙述这段经历时,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回来就叫他不要跳了!”她和朱父一齐痛心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这也许就是古德博蒂先生所说的“灾难”了。平心而论,那时候发生这种事情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人刚刚从封闭走向开放,精彩而跌宕的世界才向他们掀开一角。他们还没见过太多世面,也没经过太多的挫折。就像承受不了“劳改犯”一跃而成“万元户”一样,他们也承受不了心目中的英雄无法登上奥运顶峰的严峻现实。
    
    而今,奥运会已开到了第29届,时代的车轮向前驶过了24年。这四分之一世纪,正逢新旧世纪交汇,也正遇中国飞速发展。对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段何等不平凡的岁月!在这段岁月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立国以来最了不起的大开放、大改革、大进步;在这段岁月里,中国人仰天俯地、大开大合,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什么曲折没有经过?
    
    就体育小而言之,中国人经历了“马家军”的兴衰。想当年,马家军在斯图加特一举包揽女子中长跑三块金牌,曾是何等振奋人心啊。后来几年,马家军的姑娘们不断创造奇迹,王军霞将万米世界纪录一下子缩短四十多秒,曲云霞打破了3000米世界纪录,王军霞又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连获金牌银牌。哪里想得到,最后的结局却是姑娘们纷纷出走,马俊仁惨遭车祸,马家军的旗帜倒在一片惋惜声中……
    
    中国人也经历了国家女排的起落:开始是辉煌的“五连冠”,女排成为全民学习的“国魂”;接着在汉城奥运会上,她们丢掉了金牌;到了巴塞罗那奥运,更跌入低谷,仅获第七。不过经郎平归国奋斗,女排在亚特兰大又拿到了奥运银牌;及至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重夺冠军,第六次踏上世界巅峰。而去年,中国女排又落在国际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第六位;最近一个月,也曾连遭败绩……
    
    中国人也经历了泳坛女将的沉浮,绿茵场“铿锵玫瑰”的盛开与凋落……
    
    就社会大而言之,我们经历了年初的南方特大雪灾,单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一千亿元;我们更经历了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秀美山河顿成一片废墟,数万同胞瞬间被夺去生命……
    
    但中国人怎样了?我们包扎好伤口,拍去身上的灰尘,以乐观的笑容迎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兄弟姊妹们。
    
    刘翔只是我们当中杰出而普通的一员。他当然是中国体育的宁馨儿,所有中国人都乐意看到他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取冠军,时至今日,他也确实被很多人列为“夺金大热门”。但是,没有人为他打包票,没有人像英国人为英超那样为刘翔设赌局、算赔率,更没有人把“12.88秒”的改写看成凶讯、把刘翔的失败当作“灾难”。
    
    已经积累起丰富阅历的中国人,胸襟开阔了,眼界拓宽了,器量变大了,心境也更趋平和了。当今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轻易成为他们的“灾难”。即使刘翔铩羽而归,也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年轻人——还有其他年轻人——能不能在奥运会上拿金牌,其结果,也就只有狂喜与失望之分,雀跃与嗟叹之分。毕竟,奥林匹克真谛已经在中国普及。今天的中国人,应该被今天的世界刮目相看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胸襟,开阔,中国人胸襟 开阔 中国人
下一篇:汶川重建巨额资金亟待金融创新||上一篇:“罚站”不是解决行人违章的良策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