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筹备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日前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这次大展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重新定义的新“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首次集体亮相。(7月31日《钱江晚报》)
四大发明是什么: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这已经是常识了,隐含着我们对中国古代智慧的赞叹、赞美和骄傲。被有关科技权威部门新定的“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以此来说明原四大发明已无法代替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这种说法究竟有无道理,想来科技的论断自有科学的道理。这样对古代科技发明来重新命名应该是“有本有据”。
只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了。果不其然,此闻一出,网友近乎一窝蜂的群起而攻之。网友们带着嘲笑和莫名其妙来看“新四大发明”,也不是无中生有,因为我们大都对“原四大发明”有着根深蒂固的惯性认知意识。改什么不好,改这个,大伙觉得这很是无聊。
有关部门的新命名和众多网友的“不乐意”各持己见看似各有道理,这其中主要隐藏了我们对“四大发明”这个数字“四”的模糊感应,在传统的意识里,我们对本来既定的四大发明早已习惯了,如果你真的要以科学的真实先进性来更改也只是改了“本”却改不了“形”。如此以替换的名义来重新命名四大发明,还不如换个数字:六大发明、八大发明难道不可?
果然,多人几乎不约而同想到:换数字命名“古代发明”更好。这种想法很有道理,试想,随着科学研究的日新月异式推进,搞不好哪天有关部门又发现丝绸与瓷器不行了:还不如某种新发明呢,从而又得出现个新“四大发明”。与其为一个“四”搞得“束手束脚”干脆来个“六八十”罢了。这想法我个人觉得最好,所谓“四大发明”也只是当初特定时期的一个命名,以当初的认知水平来“总结”古代发明也不是错。况且,这个命名基本上已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近乎妇孺皆知。
事物是发展的,无数的新发现新发明必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被逐渐发掘。代表中国古代智慧的科技发明又岂是“四大”所能囊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丝绸、青铜瓷器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作为文明的“代名词”原则上地位平等,科技水平的高低也只能是衡量其文明价值的方式之一。与其僵化教条替换“四大发明”内容,还不如重新命名。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发明,剑飞,在何处发明 剑飞 在何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