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在网上被炒得很热,而功臣则是来自山东菏泽老年大学的三十名学员。他们的并不是完全准确的曲调,却引起了比明星们更大的轰动效应。
很多网友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都说很感动,都说这才是真正的群众迎奥运,这才是一个普通人最诚挚的爱国热情。我当然不能否认这些爷爷奶奶、大叔大婶们的爱国热情,但是我却更愿意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我边看着这段视频,边想起了另外一拨人。在我老家,母亲和她的几个朋友们组织了一个舞蹈-架鼓队,经常在村子里表演一些节目,舞蹈、唱歌、敲鼓,还有其他的一些民间的曲艺活动。他们的曲目中,有很多的革命歌曲和歌颂祖国的歌曲,比如《洪湖水浪打浪》、《爱我中华》、《走进新时代》等等。
记得有一年五一劳动节,我回家。母亲和其他队员们正在策划一场演出。虽然一直呆在农村,他们也知道实效性和追赶政治的时髦,于是最终这场演出定义为五一劳动节为农民劳动者汇报演出。其实,她们之前和之后的演出几乎都是在为农民朋友汇报演出。所以即使这次表演披上了一个看似很高尚的外衣:歌颂劳动者,但是却和平时没有什么不一样:还是那些节目,还是那些舞蹈,还是那些鼓的节奏,他们所做的这些,只不过是为了让大家看着热闹,自己参与者高兴而已。而那些乡亲们,也并没有感到自己正在被歌颂——他们甚至都不会用歌颂这个词语,但是他们的快乐却是从心底透出来的。
所以,爱国也好、爱奥运也好,是一件很悬的东西。相对于这些,我更愿意相信母亲他们,菏泽老年大学的学员们,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的高兴。
当然,他们确实在视频里多次展示祝福奥运的条幅;当然,母亲她们也确实是提出了为农民劳动者演出的口号;于是普通人之于奥运会,老百姓之于光荣的劳动者的热情行动,很容易被看作是前者在向后者“歌颂”、“祝福”。这似乎成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思维定势。如果地震灾区人民见到了温总理而流泪,那是因为他们被温总理感动了,而不是他们看到总理站在自己身边让自己感到安全;如果我成了奥运火炬手而流泪了,那也是我因为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么伟大的盛会中而激动的,而不能是刚好有沙子进了眼睛。
我们总是希望从最普通人的行动中去提炼宏大的叙述方式,但是却从不去注意普通人最本身的感受。我想,我的母亲她们也一样会唱这些奥运歌曲,没准什么时候我也会给他们拍一部歌唱奥运或者歌唱祖国的视频,但是我更愿意相信,那时候的她们只是为了让自己感到高兴,因为自己能唱歌,因为自己能进录像而高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歌颂,欢迎你,北京,老年歌颂 欢迎你 北京 老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